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上岩寺访一公‌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上岩寺访一公‌赏析》

凌晨,月色朦胧,诗人前往上岩寺访晤尘外之友“一公”(某位高僧)。一路行来,风光秀逸,景象独特,诗人为之陶醉,遂欣然命笔,精心描绘了这次只身进山、爬险道、翻峻岭、穿云雾、观落月、闻晨钟的奇趣和妙景。故此诗既有诱人的诗情,又有浓厚的画意,可谓诗中有画。因此,也不妨将它当做一幅美妙的晨行风景画来欣赏。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诗人活动的时间、环境和方向,渲染氛围,为以下的构图做了充分铺垫。“晓色微茫尚带星,修蹊荦确断人行。”曙光即现,夜色欲消,似明又暗,万象隐约,而笼罩山河大地的灰白色天幕上还镶嵌着点点晨星,流光闪烁。婉曲绵延、崎岖不平的窄小山路上尚无其他行人,而唯一的行人就是诗人。显然,这上岩寺乃坐落于山中深处。诗人正是在此时此境中向山上跋涉。颔联承上,继续写景叙事,而字里行间透露着兴致勃勃、意气昂扬的情绪。“独支瘦竹身犹健,高入重云地忽平。”诗人手持细小的竹杖,探路前行,因被“晓色微茫”之风景所迷住,又陶醉,又兴奋,不仅无半点倦意,而且还感到身心健朗,异于往日。并于心旷神怡之中将一个个耸入云霄的险峰峻岭抛至身后,一口气翻上山顶,眼前忽然闪现一片平地。不难想象,这时的诗人,除有如人们在登上高山之后通常所产生的兴奋情绪之外,还有另一种喜悦之情,即上岩寺就在眼前(尾联点明此意),自然可与友人马上见面。以景衬情,耐人寻味。诗人此刻的意兴如潮,不能自已,因而又不急于敲山门,进寺院,而是左顾右盼,远观近闻,进一步领略大自然于此时此刻、此地此境所产生的独特景象,并尽情地享受其中的无比乐趣。“落月正当山缺处,细泉频作雨来声。上方灯火青林曲,隐隐疏钟一再鸣。”这两联仍是承上写景,但较前更具体细微。一轮皎月徐徐下坠,光芒已渐消退,正处在峰峦缺豁之间,而诗人站在山顶,却是人比月高,正与往常仰观当空之月形成异象,而居高临下地俯视垂野之月,煞是妙观。如此赏月,奇趣无穷,大概是大自然对诗人跋涉之勤的一种报偿吧!另外,在一片苍翠的树丛后面隐蔽着上岩寺,寺里守夜的灯火从枝叶的缝隙间透射出缕缕青光,偏偏在这旷山野林中呈现出一股生气,又凝神谛听,散流漫淌的涓涓泉水,在岩石崖壁间飞溅,传入耳际的是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的音响,宛如山雨袭来之声。但事实上是晴明的早晨(有月),故具奇趣。同时,寺庙中响起不紧不慢的钟声,飞向四面八方,震荡于群山众壑之间,紧跟着回声四起,声声相连,时隐时现,时起时伏,时短时长,时大时小。在这深山密林之处,万籁俱寂之时,水声急促,钟声悠扬,从而奏出一曲时空妙合的天然乐章,煞是好听。

此诗从字面上看,似纯乎写景,无有情语,但细细玩味,实乃景溢其外,情蕴其中,景中含情,情又衬景,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诗人之所以赶早进山,并不畏孤寂,不知疲倦地在绵延起伏的山间小路上左右跋涉,上下攀援,显然是被一股激情所促使着,即急于见到一公大师的友情,大概还想带给对方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为晤面平添上一段情趣。这种感情,诗人并不直截了当地表白出来,而巧妙地蕴藏于具体的景象描写之中,让读者通过寻绎和联想而体味之。又如对上岩寺在破晓时分环境的描写,引人入胜,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诗人对眼前风光的爱恋和赞叹。这不仅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邃清雅的美的意境,而且可以想象,当时诗人对这样一种远离尘嚣之地的羡慕之情又将多么浓烈!另外,诗人采用以景结情的手法,使此诗意味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如结句“隐隐疏钟一再鸣”,就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晨钟轰鸣,声传四野,在彼时彼地产生一种奇妙的音响和效果,却给了读者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美感。此外,它又标志一日之始,可以想见此时山门大开,诗人信步入内,与友人执手寒暄,继而款言畅谈……具有回味无穷、联想不尽的余地。

猜你喜欢
  • 《贫乐庵记》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榜其庵曰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曰:“先生之乐可得闻欤?”曰:“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之道,归夫子之门。于是息交游,绝宾客,万虑泯绝,无毫发点翳

  • 欧阳修《赠梅圣俞》全诗鉴赏

    黄鹄刷金衣,自言能远飞。择侣异栖息,终年修羽仪。朝下玉池饮,暮宿霜桐枝。徘徊且垂翼,会有秋风时。

  • 《古文观止·《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语上)

  •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送隐者一绝》赏析

    送隐者一绝 杜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 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 贵人头上不曾饶。 杜牧诗鉴赏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牧之云:‘无

  •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全诗赏析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奸穷怪变

  • 古代诗文名篇之韦应物诗《滁州西涧》原文、鉴赏和解读

    韦应物诗《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人论韦应物诗,多认为古诗胜于律诗,五言诗又胜七言诗。这首《滁州西涧》是七言古绝,却是传世名篇。韦应物以田园、山

  • 《红烛》鉴赏

    作者: 毛承志

  • 屠格涅夫经典《白净草原》作品赏析|导读

    白净草原这是七月里明媚的一天,接连几个好天气后,这天的天气格外明媚。一大清早,天空澄澈空明,霞光和煦,没有如火般的灼热,柔和的光芒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古训告诉我们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遵循社会公德。我们应当尊重他人,不用墨镜遮面、不偷窥他人隐私;听到不雅言论时不听、不传播;言行要文明、不伤害他人;行为要规范、不侵犯他人。遵循这句古训,我们才能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 全国人民及华侨对淞沪抗战的支持

    在淞沪抗战中,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 “一二八”事变爆发前夕,中共临时中央洞察日本帝国主义即将侵略上海,1月27日发出《中央紧急通知》,号召党组织动员无产阶级与一切劳苦群众给敌人的进攻以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