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念奴娇·中秋对月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念奴娇·中秋对月赏析》

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昨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又显感伤,大起大落中,将矛盾的心态淋漓吐出。
猜你喜欢
  • 典故“张良椎秦”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史记 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童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

  •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赏析》

    【原题】: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促其寻盟

  • 苏轼《和李太白(并叙〔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今删》全诗鉴赏

    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诗,紫极宫,今天庆观也。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盖其师卓玘之所刻。玘有道术,节义过人,今亡矣。太白诗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玉芝一名琼田草,

  • 七上古诗词背诵(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上古诗词背诵,内容包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

  • 苏轼《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全诗鉴赏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

  • 欧阳修《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爱寺阁寄梅圣俞》全诗鉴赏

    经年都洛与君交,共许诗中思最豪。旧社更谁能拥鼻,新秋有客独登客。径兰欲谢悲零露,篱菊空开乏冻醪。纵使河阳花满县,亦应留滞感潘毛。

  •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刘长卿的诗句

    在刘长卿的诗句中,“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感慨。上一句“汉文有道恩犹薄”暗示了当时汉文化的疾风暴雨下容易被忽视和遗忘。下一句“湘水无情吊岂知?”则质疑了湘水的冷漠,无法理解历史的情感。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历史薄志者的责备和对湘水的无动于衷的怀疑。

  • 新野叟曝言

    题“青浦陆士谔撰,镇海女士李友琴评次”。二卷二十回。宣统元年(1909)改良小说社刊,民国十八年(1929)一月上海亚华书局刊。 书接清夏敬渠著《野叟曝言》,叙明代成化后,吴江水太君和镇国公文素臣除夕

  • 苏轼《岐亭五首》全诗鉴赏

    昨日云阴重,东风融雪汁。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知我犯寒来,呼酒意颇急。抚掌动邻里,遶村捉鹅鸭。房栊锵器声,蔬果照巾幂。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洗盏酌鹅黄,磨刀削熊白。须臾我径

  • 郦道元《孟门山》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郦道元《孟门山》 郦道元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 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 《淮南子》 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