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赏析》

此词为作者夫妇寓居西湖时因雨有感而作。词的开篇即从雨写起,“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小窗外,细雨淅沥,珠帘内夫妇对坐,闲话中谈及如烟往事,夫妇二人禁不住顿生今是昨非之叹。接着的“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句,写人写景,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多少次夫妇面对青山诗词唱和,到而今细雨迷蒙中,青山依旧,黛眉依扣,只是空去了如烟的往事。“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仍写雨,只因有了这宜人的细雨,这个秋天同去年相比,也变的美丽起来。字词行间透露出对这雨中西湖的喜爱之情。而“不似前秋恶”一句,更是语直意显,直吐出作者对雨中今秋的好感。上片末二句“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名为写帘、写楼,实则仍是写雨,绣帘高高挑起,满山满湖回旋的青翠仿佛染绿了楼宇,使得它空翠之色顿生。于是词人也便有了下片纵情山水的念头。过片后,首三句:“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在烟雨蒙蒙中,词人只想乘一叶小舟,让风儿吹着那只孤舟,游遍西湖的每一处胜景。“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让词人留恋不已的不仅是那绵绵不绝的清越的山水之音还有邈远的岸边传来的隐约的古筝之声。其下三句“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词人由雨而生发感慨。催发诗兴的是那头顶上不断飘落的如丝细雨,引人入梦的也是那枕边不断滴落的雨丝,手举玉杯,词人禁不住空自蹉叹。“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写人与山的契合。远远抛,两座高峰巍然耸立,直插云霄。词人的情怀在与自然的对视中得到了慰藉。
猜你喜欢
  •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三温成皇后合四首》全诗鉴赏

    旭日映帘生,流晖槿艳明。红颜易零落,何异此花荣。

  • 《思想者》鉴赏

    作者: 孙先科杨卫红

  • 《江南逢李龟年》

    此诗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前半首俱写盛时,而甚含浑,少陵追叙与之“寻常见”、“几度闻”,冠以“歧王宅里”、“崔九堂前”,则言外自系盛时。后半写到衰日,亦在无言之际。只写江南风景之地,而与相逢于落花时

  • 辛弃疾《江山庆云桥》全诗鉴赏

    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焉得溪南一邱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作品赏析一丘壑:犹言一山一水,借指隐居之处归来:即指陶渊明《归去来辞》,谓归田退隐。

  •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赏析》

    此词写春愁春恨。与温词中的人物身份大多为普泛化的女性不同,此词的抒情主人公则是一位幽居深宫的女子。词的上片仍从景物环境写起。这是一个清幽冷寂的月夜,庭院里的付林在轻柔的夜风吹拂下沙沙作响,婆娑的竹影使庭院变得更加幽森清冷;皎洁的月光透过

  • 白居易《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全诗赏析

    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官。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世事闻常闷,交游见即欢。杯觞留客切,妓乐取人宽。雪鬓随身老,云心着处安。此中殊有味,试说向君看。

  • 《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赏析》

    【原题】: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感(二首)

  • 范仲淹《过陈州上晏相公》全诗鉴赏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 《祝福》作品解读

    小马哥:

  • 《鹊桥仙·碧梧初出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   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