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赏析》
绝句就是“截句”,从律诗中截出两联,单独成诗,可以把不必要的部分删去,只突出精华的内容。由于形式适合,有相当一部分绝句是着眼于奇想巧思的,前两句交代,后两句用奇,此诗即如此。
“峭寒催换木棉裘”,寥寥数字,勾勒出了较长一段时间里诗人的心理状态。“催”者,催促,催逼,仿佛料峭秋寒正不停地催促诗人换上棉袄。在这里,诗人赋予了峭寒一个独立的人格,它想用寒冷逼迫诗人换衣,诗人不肯,它便更添寒冷,诗人仍不肯,它便一冷再冷,再冷,再冷,诗人不得已,只好屈服。实际上,峭寒是没有人格的,更不可能故意与诗人作对,诗人这样写,是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峭寒的交锋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诗人为什么不肯换上棉袄呢?可能有多种原因,但结合后文来看,最可能的就是诗人认为多穿衣服是年老体衰的表现,他不肯服老,所以不愿听任峭寒摆布,但最终还是无奈投降了。“倚杖郊原作近游。”“倚杖”是说腿脚不便,“近”是指无力走远。那么,大冷的天,诗人为什么要去野步呢?他在秋风萧瑟中,又将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诗人笔下的秋风,仿佛成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它萧萧地吹,不停地吹,吹红了湛湛青枫,吹白了满头乌发,诗人对这秋风,不禁发出一句“管闲事”的牢骚来。如果说前面的“催”字还不是那么明显的话,那么这里的移情于物就十分突出了。本来秋风没有感情,也不好管闲事,枫叶之红、青丝之白,都与秋风没半点关系,诗人发此怪怨,实属无理。但越是无理,越是有情,诗人自入秋以来,一直不堪寒冷,再加上年事已高,感伤之情就从没断过,此刻他看到瑟瑟作响的红叶,一腔悲怀再也把持不住,便冲秋风抱怨道:“你怎么这么好事!”这里的秋风,实际上已经超出它本身的含义,成为了整个秋天、甚至永远无情地流逝着的时间的代表,正是无情的岁月逼红了枫叶,也催老了诗人。诗人此处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洒泪。
综合全诗来看,最核心的无疑是后两句,但前两句也不应忽视。应该说,如果没有前面两句的交代和铺垫,后面的感情不可能抒发得那么充分。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在鹤冲天中自称为,内容包括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自诩为什么,柳永在鹊冲天中自诩为什么,柳永鹤冲天一词解释。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自诩为白衣卿相。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出自:《鹤冲
-
醉春风 清啸花轩藏板本《醉春风》扉页书影 清啸花轩藏板本《醉春风》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一名《自作孽》。八卷八回。题“江左谁庵述”,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康熙初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处】唐·李白《关山月》【译注】一轮明月从天山上升起,悬 浮在苍茫无际的云海间。天山:指今甘 肃省西北的祁连山。【用法例释】用
-
《平水韵》 转身一句都随你,透进衷肠两别宽。 行入夕阳离话醉,掩于歧路顾人寒。 恰求未放重留滞,亦似渐开聊慰安。 杜宇啼春攲枕月,庄周梦蝶倚楼阑。 吹灯索去心初醒,滴酒寻来泪始干。 若此相思欣道
-
董子对贤良策三 制曰: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故朕垂问乎
-
风吹凉州。这四凉古都的风中行走着佛光与神明。风那么小心地吹——新月高悬。天梯山那边的僧侣在深夜里诵经木鱼声声檀香袅袅……多么地安静
-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
【原题】:奉次毕司空与客对弈谢答张侍御惠酒之作是日司空招予出城不及赴
-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中国)唐·刘希夷《公子行》 注:“槿”,槿花早晨开放,晚上凋零。 玉向泥中洁,松经雪后贞。 ————(中国)唐·白居易《江州赵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