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洞庭连天楼‌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洞庭连天楼‌赏析》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众多样式中法度最为精严的一种。律诗的精华大都集中在唐宋两代,在唐代诗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而宋代诗人又接踵而来辛苦耕耘之后,后代的诗作者想在律诗写作方面再拓土开疆,的确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唐宋以后历代还是有不少佳作,我们也不可慑于唐宋诗的盛名,而让历史的灰尘掩盖了它们的光彩。元代傅若金的这首洞夜连天楼,就是颇见功力的一篇。

律诗的起句要求发语不凡,一鸣惊人,一开篇就造成不平凡的声势和局面,就诗本身来说,意在引发与笼罩全篇,就欣赏者而言,就是使读者一见钟情而欲罢不能。关于律诗的起句,古代诗论家总结创作实践的经验而提出许多看法,如“要知草率发端,下无声势”(薛雪一瓢诗话),“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杨载诗法家数),“起首贵突兀”(沈德潜说诗晬语)等等,都包括了上述这种意思。洞庭连天楼一开篇,诗人就取“俯”“仰”两个镜头,下“压”与“入”两字,正面写古庙飞楼的年代久远与耸峙云霄,一落笔就高居题巅,叫起全篇精神,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这种写法,实非高手不能。

杨载论颔联时说:“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沈德潜也认为“三四贵匀称,承上陡峭而来,宜缓脉赴之”。这首诗的颔联正是如此。开篇既已写连天楼之高峙,为人们勾画了一个立地矗天的突兀形象,继之就以登临高楼之所见来承接,一句写山,一句写水,山水分写,毫不犯复,而且空间阔大,气象开张,进一步补足了楼的峻极于天的风貌,其中“迷”与“混”的两个动词的运用,尤其准确而传神。腹联的写法,按照诗家们的意见,要“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杨载),“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沈德潜),这就说明中、腹两联因为都是对偶,严整是它们的特征,但又必须注意奇正之变,化板为活,在整饬之中求得飞动流走新境别开之趣。这首诗的腹联在前面的描写之后,开辟了一个艺术新天地,它由现实而神话,由实写而虚摹,由眼前的和想象中的实有景色而转入非现实的迷离飘忽的意象。“鲛人”,是传说中的人鱼,见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李商隐锦瑟诗的“沧海月明珠有泪”的名句,就化用了这一典故,他着重写泪之成珠,以传达出回首华年往事时的悲凉之感,而傅若金也将这一神话传说凝缩在他的诗句里,加之以“风低草”的背景烘托,就渲染了一种浪漫而神秘的色彩;“龙女”,即洞庭湖的龙女,最初见于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傅若金将她请进自己的诗行之中,不仅切合题目所指的地点,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加之以“雨湿花”似实景又似象征的描绘,更平添了全诗凄迷奇艳的气氛。

律诗的结句,“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杨载),“章法则须一气呵成,开合动荡,首尾一线贯注”(方东树),如果草率收场,随题敷衍,词意俱尽,那就是使全诗前功尽弃的败笔,对于杜甫的名作登高,前人尚且觉得尾联稍弱,何况其他诗人的作品?傅若金这首诗的收束还不算平弱,它由神话而人间,从幽渺瑰奇的意象虚摹宕回到现实情状的描写,颇有动荡之致。“星槎”,是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傅若金以“倚阑干”回应开篇之“飞楼”,以“故人何处认星槎”这种京华故人对自己的怀想收束,紧扣诗题而又于题外着想,风神摇曳。

猜你喜欢
  •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全诗赏析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洞庭湖西

  • 《春日五门西望赏析》

    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动。玄宗晚年耽于享乐导致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几至灭亡。王建七律《春日五门西望》,即是一首讽刺玄宗荒淫误国的篇章。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御堤。”“五门”,又称午门

  • 辛弃疾《满江红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全诗鉴赏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园熟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鉴赏】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十八日,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 韦应物《山耕叟》全诗赏析

    萧萧垂白发,默默讵知情。独放寒林烧,多寻虎迹行。暮归何处宿,来此空山耕。

  • 楚辞《怀沙》原文,注释与鉴赏

    怀沙《怀沙》,是《九章》中的一篇。本篇写于屈原投江之前不久,表现了诗人仗节死义、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王逸《楚辞章句》考辨说:

  • 卢梅坡《七绝·雪梅其二》千家诗赏析

    诗写梅、雪在审美境界上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而真正的雅兴却在于梅、雪并存而且有吟诗。梅花开放时刻,自己的咏梅诗刚写成,天公作美又下雪了,于是诗人感受到了无限春意。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春之遐想经典美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之遐想经典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之遐想经典美文1  仲春时节,一个天气晴和的上午。也许因为好久没有到过庵子塘,似乎得到神秘力量的暗示,脑子里产生超乎自然的心灵感应,突然间记上心来,便决定驾车前去看一看。  我驾着车子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迤逦前行,一路上峰回路转,清风扑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做好事心情最快乐,因为不求别人知道;做坏事心情最苦恼,因为生怕别人知道。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