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菊赏析》
正因为林黛玉的风雅是故意做出来的,她实际上耐不住寂寞。所以,在问菊中,她大倒这方面的苦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又自作多情地问菊花:“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其实,这正是她自己耐不住冷清的写照。若依菊花之本性,人家本来就是顺应秋之时节而生的。若怕寂寞,何必开于秋时?当事人只需像宝钗那样为菊的到时未开而怅叹(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或者把菊的形象留下以作永远的纪念(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即可,何必在人家正常开放的时节,问人家有没有寂寞相思呢?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菊花诗最佳。其中咏菊第一,此诗第二。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就不会在前面咏白海棠时要让宝钗“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一般的咏菊诗主调就是:一、自命清高;二、孤独寂寞;三、标榜遁世。菊花这个题材,又特别适合表现这些主题。原因是,菊花是秋花,既然傲立霜雪,又孤独绽开(没有跟众多的春花一起开),特别适合失意的文人自比:瞧,我虽然失意,享受不了繁华,可我照样是精神上的贵族——你不用我,我就学陶渊明隐居去。因此,曹雪芹让林黛玉夺魁菊花诗,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林黛玉就是这种求之不得而怨的小文人的代表。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清高正如这些菊花诗一样,是刻意装出来的。是在明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情形下,而刻意效仿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小文人式的对世俗名位的求之不得的哀怨,并同时博取清高的美名和旁人的同情。因此,一遇到真正能考验她能够取法陶令的时候,她就丢下这些“孤标傲世偕谁隐”、“满纸自怜题素怨”的标榜而不管,一个劲地去高歌“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了。
-
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
-
醉翁门下土,杂遝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昔従南方来,与翁两联翩。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
“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期美国政府提出的侵略中国的政策。“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而无暇兼顾。1898年秋,美国在美西战争胜利后,为了在分割中国的争夺中也享有均等权利
-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中诗气象》经典解读 词中诗气象 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王无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铜陵凤凰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铜陵凤凰山资料,凤凰山的相关诗词,凤凰山的相关诗词。凤凰山,海拔200~280m,位于安徽铜陵的东南方向,离市区34公里。它不仅是山明水秀,篁幽林深、富饶美丽,驰名中外的“凤丹之乡”,而且
-
《汉魏六朝散文·阮籍·大人先生传(节选)》原文鉴赏
-
十年生死两茫茫③。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④,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⑤。 【注释】 ① 江
-
荒山野水照斜晖,啄雪寒鸦趁始飞。夜宿驿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
-
水仙子·讥时 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锺。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歧山鸣凤,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