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赏析》
起首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 天如水” ,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歇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的对月怀人。男子去后一直不回来,也没说准什么时候回来,她结想成痴,就相信了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说法—— 月圆人团圆,每遇月圆,就倚阑苦望。词中写女主人公倚阑看月,从希望到绝望,有其独到之处。“初将”是说“本将”,这一语汇,便已含有“后却不然”的意味。下面却跳过这层意思,径写“长望”,其中自有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多次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在不言之中。“初”字起,“长”字承转,两个要紧的字眼,括尽一时期以来望月情事,从中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痴情和怨意。
过片两句,从等待无望而终于悟知痴想成虚。“罗衣著破”,是时长日久;“前香在”,则以罗衣前香之犹存比喻往日欢情的温馨难忘,委婉表达对旧情的缱绻眷恋。“旧意谁教改”?问语怨意颇深。人情易变,不如前香之尚在;易散之香比人情还要持久,词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结拍二句,点出全词的“离恨”主旨,以“一春”写离恨的时间久长,以“懒调弦”、“两行闲泪”形容离恨的悲苦之深,将愁极无聊之感抒写到极致。春日本为芳思缠绵之时,然而日日为离恨所苦,自然无心调弦弹筝,然而又百无聊赖,于是不得不对着筝弦黯然神伤。这种内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现得维妙维肖。陈延焯谓“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确然不错。此词运笔有迥环往复之妙,读之使人心魂摇荡,低徊不已。
-
洞仙歌 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 约略嚬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
-
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无其传。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遗音髣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孤禽晓警秋野露,空涧夜落春岩泉。二年迁谪寓三峡,江流无底山侵天。登临探赏久不厌,每欲图画存於前。岂知山高
-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作品赏析此诗托物兴感,有忧谗畏讥之意,必乾元元年在华州时作。空外一鸷鸟①,河间双白鸥②。飘飖搏
-
在甘肃境内的渭河流域循丝绸古道分布有许多石窟,有天水麦积山、仙人崖,甘谷大象山、华盖寺,武山的木梯寺、水帘洞、禅殿寺石窟,西和的法镜寺石窟和八峰崖石窟等,其中以麦积山石窟规模最为宏大。 (1) 武山石
-
阴云已去寒冬已过我们跋涉了五千年——漫漫求索的历史长河我们趟过了一个——沉重屈辱的世纪我们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我们
-
说也可怜,八年抗战归来,卧房都租不到一间,何言书房,既无书房,又何从说到书房的窗子! 唉,先生,你别见笑,叫化子连作梦都在想吃肉,正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但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今
-
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有荷社稷之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有荷社稷之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董娇饶宋子侯【原文】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1]。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
-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
王溥的这首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你,鄙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我是要歌咏它。读者乍眼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夥矣,王溥还能说出什么?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