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咏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经营中,有一种重要的方法是“意象并列”,它大致相当于现代电影中并列式蒙太奇镜头。诗人们把几个可以单独存在的艺术图景并列在一起,通过诗的主题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不加议论,不作外加的说明,而让读者去领略意象之内的意蕴。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就是如此。名冠金、元的诗人元好问的湘夫人咏,也是运用意象并列的技巧而结撰成章。
自屈原九歌·湘夫人之后,历代不知有多少诗人抒写过湘夫人这一远古的瑰奇幽怨的传说。然而,元好问写来却深得屈子的遗意,而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屈原的湘夫人共四十句,元好问采用的是七言古诗的形式,只有八句。八句诗,四个飞动的镜头,四组并列的意象,意象之间有着大幅度的飞跃,留下了大片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和想象。
第一个镜头:以写空间的芳洲为主,兼写时间。芳洲北渚,白云飞来,这里所说的“白云”一语双关,既是天上的云彩,也是屈原诗中所描绘的“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湖北岸的小洲)的湘夫人,而木兰和芙蓉,则为人物烘染了一个奇芳异秀的环境。
第二个镜头:以写时间为主,兼写空间。“千秋万岁”,说明过去的时光年代久远,已飞逝了不知多少岁月,未来的日子也不见尽头,追随舜帝而南来的娥皇女英(湘夫人),与舜帝死生契阔,会合无缘,就像千年万载空悠悠的白云而已。
第三个镜头:时空夹写。“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元好问该是从湘君与湘夫人受到启示吧。他写秋风摇落,秋月凄清,秋夜的沅江上呈现出一派迷离怅惘的氛围。
第四个镜头:以写九嶷山景为主,兼写时间。九嶷山上不仅夜深时分有悲切的猿啼,而且枝上也有湘夫人的泪痕。“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李白),全诗像一阕悲怆幽怨的四重奏,在这里留下的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余音。
意象并列,是突出典型场景的描绘而省略事物发展过程的叙述的结果。湘夫人咏就是这样通过四组意象的并列组接,再现了这个芬芳悱恻的古代神话传说,它赞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同的读者可以联想到各不相同的内容。它不加评议而意在象外,比那种拘泥的实事实写的诗高明得多。
-
(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
-
【3221】财富的是与非(〔美〕亨特·刘易斯著,任月园译,东方出版社,8 4万字,2009年5月第1版,26元)△关于富人和穷人的经济学。全书共
-
【注释】:
-
从后来长辈们的叙述中,我知道,我应该是见过奶奶和外婆的,但打从记事起,我的生活里就只有爷爷和外公了。记忆里,爷爷和外公都是上了岁数
-
作文秘诀 现在竟还有人写信来问我作文的秘诀。 我们常常听到:拳师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学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让他称雄。在实际上
-
【原题】:钱元质饮客月岩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岩下四顾林塘暗气清绝眉山程进儒谓予不可无诗因作此
-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作品赏析【注解】:1、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2、断雁:失群之雁。3、远梦句: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
-
作者: 潘岳 【原文】:乐安任子咸,有韬世之量。与余
-
【3553】民族主义(〔美〕斯蒂芬•格罗斯比著,陈蕾蕾译,18 7万字,译林出版社,17印张,2017年7月第1版,32元)△共8章:①问题;②什么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歌颂夏季时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夏天的诗句,形容夏天季节的古诗一首,歌颂夏天的诗句。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