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过镇州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过镇州赏析》

刘因故乡是容城,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面而来,映人眼帘,像一道绿色长城从诗人侧面掠过,故日“迎马”。这句写滹沱河水冲刷着两岸沙滩,在夕阳的映带下发出哗哗的声响。镇州背靠太行山,面临滹沱河。诗的上句写山,下句写水,恰好抓住了镇州依山傍水这一地势形胜的特点,而且切合驱马所见的动态;山势由远而近,仿佛迎着马头向我扑面而来;水声由近而远,映带着夕阳向天边奔流而去。一幅雄浑高远而又有声有色的苍山流水夕照图便活现眼前。

“霜与秋容增古淡,树因烟景恣微茫。”如果说首联是总写镇州的山川形胜,那么颔联则是单写镇州的古城秋色了。欧阳修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这两句描绘大地严霜降临,万物红衰翠减,使秋色容颜增添了古雅清淡的韵致;夕阳映照下的树木,因为笼罩着淡烟暮霭,因而愈更变得依稀模糊了。上句色调清淡却并不凄厉,下句境界凄迷而略见惆怅。这种淡淡的感伤美和凄迷感,最得“温柔敦厚”、“中和为美”之旨。

颈联转入抒情感慨,表现诗人厌倦尘俗,追求山水的情志。陆机叹逝赋:“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以为世,人冉冉而暮行。”诗人认为这种混迹尘俗人海的岁月真是没什么意义,只有陶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才能如愿以偿,感到赏心悦目,才略微可以激励心神而自强不息。刘因为人“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公卿过保定者,众闻因名,往往来谒,因多逊避不予相见。”元朝征其为右赞善大夫,他到任后很快就“以母疾辞归”,后来又多次征召,他皆“以疾固辞”(元史·刘因传)。这两句诗正是他厌倦世俗官场,坚持“天下无道则隐”的真情流露,所以他表所居日“静修”,自号“雷溪真隐”,其意亦在于此。

“曾记城南旧时路,十年回首尽堪伤。”诗人十年以前曾在此从砚弥坚游学,而今旧地重游,走在城南路上,往昔之情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当时“年甫弱冠”,阅历又少,当然是胸怀兼济的宏愿,然而,以武力征服和民族压迫著称的元蒙王朝,是一个“道义无轲丘”的时代,刘因生不逢时,道不能行,使他回首十年历程而深自感伤。结联倒笔追忆,优游不竭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七律描写过镇州的瞬间观感,但却抚今追昔,包前孕后,凝聚着十多年的人事悲欢,出处行藏的感慨,于优游不迫中略见沉郁苍凉,风格极似元好问。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从城外马上见闻写到入城访旧忆昔,层次井然,接转顿挫有致。全诗未用典故,不加藻饰,纯以白描写景,直抒胸臆,但句中字眼如“迎”、“带”、“增”、“恣”等,均极锤炼传神,而不落陈俗窠臼。

猜你喜欢
  • 《乌斯道·静德斋箴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乌斯道·静德斋箴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顾侯

  • 白居易《早服云母散》全诗赏析

    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 赵孟頫楷书古诗词(赵孟頫书法集字对联)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赵孟頫楷书古诗词,内容包括楷书四大家是()花中四君子是(),赵孟頫书法集字对联,仙吕·后庭花赵孟頫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凤鸣盛世龙有传人友天下士读古今书学知不足业精于勤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增岁月春满乾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岁丰人寿春和景明百花吐艳

  • “吕不韦立子楚赢利(秦策五)”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① ,见秦质子异人 ② ,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 ③ ?”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 ④ ,不得暖衣余

  • 《严一飞惠余一唯图书赞其上甚佳石更名忠恕图赏析》

    【原题】:严一飞惠余一唯图书赞其上甚佳石更名忠恕图置之座右以为居官奉母之亲再用眩字韵

  • 《小镇与城市》作品分析

    一译《小城镇和大都会》。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凯鲁亚克*的处女作。写于1945-1948年。1950年出版。发表后未引起注意。1957年《在路上》

  • 蒋桂战争

    蒋桂战争是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一场战争。蒋介石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北京之后想模仿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日本讨幕废藩的先例进行裁军,目的是削弱其他军阀集团的力量,加强自己的地位。1929年,蒋介石为了削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注释】 选自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夹岸:两岸。 中:中间。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落英:落花。英,花。 缤纷:纷繁杂芜的样子。 【赏析】 一千多年前,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

  • 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名言: 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句意: 不是天生具有的, 名称是因为人而建立的。名称并不是自然造就的, 一定要与事实相符。 出处: 清·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 白居易《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全诗赏析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