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静德斋箴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乌斯道·静德斋箴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顾侯仲渊以“静德”名斋①,殆有得于静欤②?夫汩于动固无所以养③,倚于静亦失所以养④,举非得其中,故为之箴。箴曰:
人生而静,本然之性⑤。静而有得,乃由乎正。货利闯于内,声色交于前,动而弗静,情随物迁。犹彼马也,絷之厩⑥,思夫逵之骤⑦;犹彼鹰也,系之鞲⑧,思夫空之游。勿逐逐可牵而复⑨,勿营营可止而澄⑩。勿外形而寂寂,勿自拘而戚戚(11)。履道坦坦(12),如春熙熙(13)。虽动而静,至理得之。
【注释】
①侯:古时士大夫间的尊称。
②殆(dai):大概,恐怕。
③汩(gu):沉浸。
④倚:依赖,依仗。
⑤本然:本来。
⑥絷(zhi):用绳索绊住马足。厩(jiu):马房。
⑦逵:四通八达的大路。骤:马奔驰。
⑧鞲(gou):臂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动作。
⑨逐逐:必欲得之之貌。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可牵而复:可复回原位。易·小畜:“牵复,吉。”原指牵连反复,后指复原、复位。
⑩营营:困扰,忙碌。澄:澄清。这里指使心情清静。
(11)戚戚:忧惧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2)履道:遵行正道。坦坦:宽平貌。易·履:“履道坦坦。”
(13)熙熙:温和欢乐貌。
【译文】
顾仲渊先生以“静德”命名他的书斋,大概对“静”有什么心得吧?沉浸于“动”固然没有用来养生的东西,依赖于“静”也没有用来养生的东西,全不能得到中和,所以为他写箴。箴说:
人生来就是静的,这是它的本性。静中有所得,乃因为行事端正。财物一类念头闯入内心,音乐、美女交互出现在面前,那就是动,而不能静,感情随着外物的变动而变动。就像那马,拴在马圈里,却想在大道上奔驰;就像那鹰,系在臂套上,却想在天空飞翔。不要追逐私欲,可使心复回原位;不要忙碌于私利,可使心绪静止下来,使心情得到清静。不要在外形上表现寂寞,不要自己拘束自己而表现出一片悲哀的样子。遵循着平坦的大道走,像在春天一片温和欢乐一样。这样,即使是动,也是静,就得到至理了。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出处】唐杜甫《 客至 》。 【意思1】两旁长满花草的小径,不曾 因为有客人而清扫过,一向紧闭的蓬 门,今天第一次为您打开。缘:因为。 蓬门:用柴草、树枝等做
-
【4118】你不是记性差,只是没找对方法(〔日〕池田义博著,孙律译,东方出版中心,12万字,2019年2月第1版,45元)△共5章:[1]以视觉欺骗
-
【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注释与译文]一轮明月从大海上升起,此时此刻,远在天边的亲人一定和我一样在望月思念。诗句既创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又寄托了怀念远人的悠悠情思。而这相思之情,是通过皓月得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年下册古诗词运用,内容包括4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下册的古诗和积累运用。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本中,一共有6首古诗。第1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
-
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 弃捐
-
【名句】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轻重》。茂密的树林下面没有旺盛的青草;在没有平整的地里,长不出好的禾苗。比喻在强大的势力下,弱者会受到压制和侵害。
-
圣言贵忠恕,至道重观身。法在何所恨,色相斯为仁。良时难久恃,阴谪岂无因。寂寞韶阳庙,魂归不见人。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
[唐]贯休经天纬地物,动必计仙才。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真风含素发,秋色入灵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