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岳王墓赏析》
这首吊岳王墓作于何年已不可考,但可以说是诗人亲临栖霞岭岳飞墓,有感而作。
首联“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写景,岳飞惨死于奸佞之手,墓边的大树为其所感,树枝随风摇曳,纷纷奋然指向南方。这是全诗中唯一写到诗人所见的岳飞墓的,尽管只此一句,却是极传神之处。关于树枝南指,读者应以审美的目光借助想象去观照这一非现实却超越了现实的艺术境界。这一境界是感动人心的,它寄托了诗人强烈的爱憎之情。接下去“十年遗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凉之笔。高启于岳飞墓前,望着树枝南指的大树,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于是无限悲愤,见于笔端。
第三、四句“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官”,从文字上看,意思是说朝廷已经岳飞下了班师的命令,而韩世忠仍然投书斥军,表达其恢复之决心。诗人在这里是以前一句写投降者的卖国苟安,后一句写抗敌都始终以恢复为己任,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可以说这一联是对南宋政治的高度概括。
第五、六句“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正直敢谏的朱云,另一个是被诬灭族的英雄韩信。在这一联中;诗人由岳飞被害想到朱云请上方宝剑铲除佞臣,想到汉高祖忘恩负义诬陷谋杀忠臣。“每忆”两字,表露了对忠臣被杀的无限遗恨以及对这一事件的关心和哀叹,而“空嗟”两字,则表达了对杀害岳飞的高宗的愤慨。这一联诗人的想象纵横驰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悲哀和感伤。
末联“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诗人在岳飞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见远方宋代诸帝王的陵墓。这两句看上去极白,但却写得空灵婉曲,含而不露。既然“回首”又“不见诸陵”,那么要把不见之物——诸墓陵——写出来的原因就是诗人于栖霞岭上凭吊岳飞墓时,自然联想到了它——诸陵——这里像征着宋代王朝。昔日的宋王朝一去不在,诗人到此只是哀悼那时惨死的英杰,而对那个朝代,那个朝代的君王则毫无怀念。这一联是全诗的诗眼,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飞的怀念之情和对南宋王朝杀害岳飞的痛恨。诗人伫立于岳飞墓前,眼前是茫茫白露,这姜迷清冷的意境更增强了此诗悲哀感伤的色彩。
-
君子好闻过而无过,小人恶闻过而有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好闻过而无过,小人恶闻过而有过。》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居易《李白墓》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萍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传说李白醉后泛舟采石,爱水中月,欲拾之
-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家道睦于内,诚信著于外。》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必须掌握的古诗词及解析,内容包括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古诗,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1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41 寒食 韩 翃 2 七步诗 曹 植 4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 敕勒歌 北朝民歌
-
却说刘官人驮了钱,一步一步推到家中敲门,已是点灯时分。小娘子二姐独自在家,没一些事做,守得天黑,闭了门,在灯下打瞌睡。刘官人打门,他那里便听见?敲了半晌,方才知觉,答应一声“来了!”起身开了门。刘官人
-
国学名句“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语出《左传·成公十年》。病没法治了!病灶在药力达不到、针刺够不着、砭石不能用的膏肓之处。“病入膏肓”一语本此,形容病情严重
-
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 ①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② ,拜 ③ 为上卿 ④ ,以勇气闻 ⑤ 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 ⑥ 缪贤 ⑦ 舍人 ⑧ 。 赵
-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
饮马长城窟行 【原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