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白居易《李白墓》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白居易《李白墓》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白居易李白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萍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传说李白醉后泛舟采石,爱水中月,欲拾之而溺水死,当地为建衣冠墓。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过此低徊,留下了谒墓凭吊的诗篇。其中尤以白居易这首七律为著名。

诗的首句按一般吊古的起式交代李白墓的所在:“采石江边李白坟”。极平常的字句,但由于省略了谓语动词而显得干净有力。两组名词直接拼接,倏然把诗要描述的对象推到读者面前,唤起读者对李白墓景象如何的关注。于是第二句便自然地引出对眼前景象的描绘:“绕田无限草连云”。“绕田”是说围绕墓地。茂密的荒草长满了墓地,像一直蔓延到天边与浮云相接。这一刻意夸张的景物描写,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墓地的满目荒凉,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满心凄凉: 曾几何时,独步当世的一代诗豪,竟沦落到这步田地! 诗人抚今忆昔,悲从中来:“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谁能想到眼前这瑟瑟草中的一抔黄土,竟掩埋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盖世奇才呢? 倘使知道,面对这黄土陇中的寒骨,唯有更添感伤而已。三国时代的魏文帝曹丕曾说:“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有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三国志·文帝纪注)。以李白的诗篇,足以笼盖古今,万世不朽了。然后这又于他何补呢? 曾有惊天动地文的“谪仙人”,终究成为荒陇穷泉骨! 这不禁让人想到杜甫梦李白诗中的两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位毕生景仰李白的大诗人,似乎早已洞见这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而发出沉重的悲慨。不啻是一个预言,到白居易站在李白墓前时,它就不幸而言中了。

大凡伟大的诗人,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总是经常对自己文学的命运、对自己在历史上的位置作冷静的思索。白居易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点。在前四句抒发了对李白身后凄凉的感叹后,诗人宕开一笔,从历史的高度对自身所属的群体的命运作了概括:“但是诗人多薄命”! 但是,即只要是。这是说大凡诗人命运总是很惨的。的确,想想历来的诗人有几个是志满意得的?屈原沉江、阮籍佯狂、嵇康、谢灵运、谢朓就戮、左思、鲍照沉迹下僚,庾信老死异国,直到本朝陈子昂王勃卢照邻王昌龄……命运对诗人似乎总是最残酷,所谓“但是诗人多薄命”实在是白居易饱含着无限辛酸和悲哀的浩叹,也渗透着对自身遭际的感慨。然而在他看来,自古以来诗人遭遇的不幸没有过于李白的。绝对地说,李白也许还不能算最不幸的,他每到一处有人逢迎,诗篇天下传诵,还有过三年“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的得意时光。然而相对来说,以他的绝世奇才,沦落至此,就是莫大的不幸了。白居易说“就中沦落不过君”,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而言的,显出他对李白的无限景仰。这两句先推而广之,使诗境超越瞬间经验而带有历史深度,再收拢回到李白墓的主题,一开一阖,增加了诗的容量。末联,承颔联而反其意作结,表达了自己对李白的悼念和追慕之情。荒垅当前,采些萍藻可以祭奠英灵,寄托一腔哀思,可是要想听到诗人那大气磅礴的歌吟却再也不可能了! 李白在他古风首篇的开头就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他是把张扬建安以上的刚健古朴之风作为目标的,自他仙去,此音岑寂。白居易也只能空自嗟叹,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但他的新乐府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与李白的大雅余风精神一致的,虽然他在与元九书中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猜你喜欢
  • 刘禹锡《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全诗赏析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令征古事欢生雅,客唤闲人兴任狂。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 《戏马台》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吕 定 据鞍指挥八千兵, 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 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 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 黄流依旧绕彭城。 这是一首吊古诗。戏马台在今江苏徐州城南,高数十仞

  • 苏轼《西蜀杨耆二十年前见之甚贫今见之亦贫所异于》全诗鉴赏

    驿舍闻泣者甚怨问之乃昔富而今贫者乃作一诗今以赠杨君?一题赠杨耆,而以现题为引。?孤村渐?一作微?雨逐秋凉,逆旅愁人怨夜长。不寐相看惟枥马,愁吟?一作悲歌?互答有寒螀。天寒滞穗犹横亩,岁晚空机尚倚墙。劝

  • 丁鹤年《樊口隐居》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丁鹤年樊口隐居万里云霄敛翼回,挂冠高卧大江隈。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翠拥樊山邀杖屦,绿浮汉水映樽罍。谁能领取坡仙鹤,月下

  • 辛弃疾《上西平/金人捧露盘》全诗鉴赏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 《欧阳修散文名篇·黄梦升墓志铭》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这篇文章作于庆历三年(1043),是欧阳修祭奠友人黄梦升的文章。黄梦生才华横溢,英年早逝,一生郁郁不得志。作者选取三次与他见面的印象作为基础,在文中给予对他才华的仰慕和对他的不幸际遇的同情。

  • 《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赏析》

    【原题】: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访灵泉宰高表史风雨连明遂谒朱祭酒祠即事赋

  • 唐宋词之张志和《渔歌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 。 【释】 1.西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白鹭:一种以鱼为食的水鸟,喜群居,常出没于湖沼水田间。桃花流水:桃花盛

  • 李贺《假龙吟歌》全诗赏析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溪岛,阿母得仙今不老。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作品赏析

  • 桃花源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选自《靖节先生传》,原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桃花源诗》和这篇小记,都表现了陶渊明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这正是后来好些封建文人津津乐道世外桃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