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丹凤门登眺赏析》
天兴元年(1232)秋天,元好问在汴京任尚书都尚掾。这年三月,蒙古军围攻汴京,形势十分吃紧。四月,因为金哀宗派遣户部杨居仁乞和,蒙古军才撤离汴京,退到河洛一带,但仍然虎视眈眈,汴京随时都有被蒙古军攻陷的危险,人们在惊恐中度日如年。秋季的一天傍晚,元好问难以抑制自己的苦闷心情,登上汴京的丹凤门城楼,望着兵燹之后的汴京内外,一片苍凉,想到国家可能灭亡的命运,心中更是哀痛欲绝,表现了对国事的深情关切。
起联“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点明了登眺的地点是在绛红色的宫阙上,时间是在刚刚下过雨的傍晚。“霁景开”,即雨后云开放晴。“金明”,即金明池,是汴京宫苑中的小湖,为帝王渔射游乐之所。前一句从远处、大处落笔,把读者的视线引上广远的天空,去领略那苍茫寥落的情味;后一句从近处、细处描写,让人们从在晚风中摇动着的树木上,去体味京城中的一片凄凉之意。两句一开一合,极见擒纵变化之妙。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是作者当时眼中所见;同时又赋中含比,象中有兴,高度而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和政治形势,是作者心中所感。“绛阙遥天霁景开”,暗喻汴京城外的战争刚刚暂时平息;“金明高树晚风回”,则是朝廷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国家正走向末日的象征。一片凄凉的秋意,隐含着对国运衰微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的悲痛。
颔联分承第一、二句,继续描写望中所见。“长虹下饮海欲竭”,承“霁景开”,是说那横跨天边的长虹,像一条怪物一样把两个头伸进水中,连大海都快被喝干了。这既是雨后的真实景象,也是用以比喻蒙古军,因为古人认为虹霓是一种两头怪物,它的出现是不祥之兆。从“海欲竭”三字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蒙古军围攻汴京时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以及今后战争风云的险恶。“老雁叫群秋更哀”,承“晚风回”,是说在寒秋的晚风中,时时传来南飞的老雁呼唤伴侣的声音,让人觉得更加悲哀。“老雁”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一是比喻中原人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奔走呼号,如杜牧早雁诗:“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二是作者孤独形象的写照,表现了登眺时无处吐露的内心深藏的痛苦。这四句中,雨霁云开,晚风摇树,长虹横天,老雁孤飞,组成了一幅意境苍凉悲壮的图画,正与战乱的情调一致。作者在描写中,重点在写所见,但又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一箭双雕”,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颈联笔锋一掉,直发议论。意谓,即使是毁灭人间的劫火,有时也是会变化熄灭的;而险峻的嵩山,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它飞来眼前,障护汴京呢?武则天改嵩山为“神岳”,故名神嵩。前一句表现出作者希望蒙古军燃起的毁灭金国的“劫火”能够熄灭,使国家得以保存下来,避免灭亡的命运。后一句则表现出希望金国加强防卫,以抵御侵略,使国家安然无恙。两句均表现出对国运的深切关心,但后一句用设问语气说出,又暗含着眼见国家即将败亡,自己无计可施的悲哀。这两句是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的引申和转折。作者驰骋想象,用丰富的联想,驾驭历史,指麾山川,把宏大的议论寓于其中,雄浑中夹杂着深沉的悲凉,笔力十分雄健。作者在登眺之时,经过反复思索,已经意识到国家可能遭受难以挽回的厄运,心情愈加沉痛,尾联情不自禁地唱出了更为凄切的悲歌:“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在面临穷途末路之时,作者以晋朝的阮籍自比,但阮籍尚能“恸哭而反”,而自己却已经哭不出了。此刻,作者触目皆愁,望着昔日曾经咏歌游乐过的吹台,被夕阳涂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过去的欢乐与今日的悲伤恰成对比,心情愈加沉重,真不忍心再看下去。委婉深折的措辞中,亦可见作者悲愤之深沉。“残阳”回应了起联的“霁景”和“晚风”,不仅使得全诗首尾贯通,结构谨严,而且使诗境始终处在日暮天晚、夕阳黯淡的氛围之中,更好地烘托、渲染了全诗的基调,在所见所感中,把忧伤国事、悲痛欲绝的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震撼人心。
-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描绘了雨天中的静谧与伤感。全词动人,抒发了作者对美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雨天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平静的感觉。通过细腻的描写,蒋捷成功地表达了对美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流畅自然,字字珠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读完这首诗,让人不禁沉浸在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心境与情感。
-
陈亮的这首词初看是咏梅,但并不单纯是为了咏梅,而是有所寄托,作者想借梅的高风亮节来比喻自己的卓尔不然。 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的画笔,似乎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绰约风姿。“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
-
【4017】反脆弱(〔美〕塔勒布著,雨珂译,中信出版社,45万字,2014年1月第1版,68元)△共七卷(25章):[1]反脆弱性:介绍;[2]现代化与
-
论石舒清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以短篇小说集《伏天》为例◎张静2004年,宁夏作家石舒清的小说集《伏天》入选“短篇王”文丛,并获得第八
-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1],吟鞭东指即天涯[2]。 落红不是无情物[3],化作春泥更护花[4]。 [作者简介] 龚自珍
-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回看双树阙,相去一牛鸣。法向空林说,心随宝地平。手巾花叠净,香帔稻畦成。问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安知不来往,翻得似无生。[一作王维诗]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作品赏析【注释】:打开《韦苏州集》,到处听得钟声。诗人这样爱钟声,显然是着意于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效
-
【3093】改革热点大聚焦(编写组编,新华出版社,16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29元)△本书共为10个专题,供给侧改革、简政放权、“红顶中介
-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作品赏析【注释】:穷愁千
-
一父亲学做木匠,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爷爷的决定。照理,父亲那么聪明,书肯定读得很好。但爷爷家里实在太穷了,穷得连米糠都买不起,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