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改革热点大聚焦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改革热点大聚焦

【3093】改革热点大聚焦

(编写组编,新华出版社,16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29元)

△本书共为10个专题,供给侧改革、简政放权、“红顶中介”问题、政务公开、国企十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农村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既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又呈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发展“新供给”、提升“新含量”、变身“新枢纽”,呈现“未来之城”气象。

○放活、放好、放到位,管权、管责、管制度。

○“一证三号”模式:在营业执照上打上工商、税务、质检的三个号码。

○政务公开,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

○“三农”工作,要以“稳”为基础,以“改”为动力,以“进”为目的。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农民利益搞垮了、改少了、改弱了、损害了。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从历史纵深来看,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还有30%人口,即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

○分管领导:要对细节如数家珍。

(2017年5月28日下午5:12阅毕)

猜你喜欢
  • 苏轼《和孙莘老次韵》全诗鉴赏

    去国光阴春雪消,还家踪迹野云飘。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明年我亦江东去,不问繁华与寂寥。

  •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自1923年开始散文创造之后,写出的散文大都收集在《踪迹》《背影》《伦敦杂记》《你我》等书中,他的散文语言自然清晰,风格委婉细腻,不论叙事状物抒情无不传神动人,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如听柔和婉转的轻音乐,又如欣赏玲珑剔透的象牙雕”,下面小编带来的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1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 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 《代放歌行·[南北朝]鲍照》原文与赏析

    [南北朝]鲍照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 《忧闷》鉴赏

    作者: 曹增渝

  • 古诗词朗诵长歌行(《长歌行》朗诵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朗诵长歌行,内容包括《长歌行》朗诵的古诗词,古诗《长歌行》朗诵的背景音乐可否推荐一个谢谢,经典诵读第一首巜长歌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

  • 《岳阳馆中望洞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岳阳馆中望洞庭万古巴丘戍,平湖北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简析诗人旅居岳阳驿

  • 吴当《浔阳舟中三首(之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吴当浔阳舟中三首(之一)百年头上着乌纱,一日江边踏钓槎。病似相如空有赋,贫于杜甫更无家。渔歌楚楚蒹葭月,樵笛村村踯躅花。事业已随兵

  • 国学名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出处和解释

    【名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语出宋代文天祥《言志》诗。天下黑暗,宁肯为“道”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只要“道”存在,光明就可以照耀千古。说明人应为真理而战斗,而不应苟且偷生。

  • 国学名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出处和解释

    【名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语出汉代刘向《说苑·政理》。耳朵听见不如亲眼看见,亲眼看见不如亲自去做,亲自去做不如亲手把它辨别清楚。说明认识事物越彻底越可贵。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黄生《唐诗摘抄》云:“杜诗强半言愁,其言喜者,唯寄弟数首及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