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赏析》
词的标题“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表明了词作内容和写作对象。
上片,描绘楚山修竹,以竹隐喻人。开头两句,以景起兴,大赞“楚山修竹”,“异材秀出”。字面上写竹材修长高大,实写楚地人才济济。紧接着用排比句,进一步写蕲州的笛竹早已闻名于世,“异材秀出”,“能远可通灵达微,近可写情畅神,谓之龙须风膺玉肌,皆取其美好之名也。”(傅藻东坡纪年录注)韩愈也有“蕲州竹笛天下知”(郑群赠簟)的赞誉。第六、七、八句用对偶句和联合词组句,承上一转,由写竹笛而进人到写东坡所赠的笛声词中仿佛发出的笛音:如树影疏,如雨后晴,如月亮明,如微风拂,听觉、视觉、触觉三者通感,富有感染力。最后四句,引用古音乐家故事,登高溯远,怀古伤今。“发声嘹亮”(干宝搜神记)的蔡邕笛音停息了;“江左第一”(晋书·桓伊传)的桓伊笛音消失了,乐坛寂寞,不知白白流走了多少岁月。“知孤负,秋多少?”让后人去伤今。这一过片句,为下片进入主题作了深厚的铺垫。
下片,由近及远,忆写赵晦之吹笛侍儿的吹笛才能。开头三句,点明此词所要赠的主要对象,即赵守后堂深院两位蔡邕式的娇美灵巧的“吹笛侍儿”。接着六句,描写“吹笛侍儿”的整个演奏过程和演技的高妙效果。开始,在花饰窗下吹奏。刚刚吹奏完梁州吟曲,继回荡起霓裳羽衣曲,广阔空间流动着徵、商、宫、羽四音,最后一音如云飘。“嚼”、“含”、“泛”、“流”四字,效果逼真,“奇声独绝”,从她们的轻笛妙曲中获得最优美的艺术享受。最后三句点题,向赵晦之发出祝愿:愿你清爽优游,安土忘怀,我仅以霜天晓角献上,以补“吹笛侍儿”演奏时“角”音之不强。这实为肺腑之言,催人泪下。
全词围绕“竹”、“楚山修竹”、竹笛、“吹笛侍儿”,以景起兴,景事融合,由近及远。名为写楚竹,实为写楚人;名为借古喻事,实为借事伤今。怀念赵晦之的友情,文赞美了“吹笛侍儿”的高超技艺。“知孤负,秋多少?”字里行间难免流露出对某些中华传统文化白白流逝而伤感。但从词的整体来看,虽然点化引用了许多史事,但不为事实所局限。“清丽舒徐,高出人表”,“曲尽咏笛之妙”,使词篇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趣。
-
重君爱诗书,孜孜不知老。白发末理生,惟谈圣人道。爱君妙山水,所得是神气。尺素写林峦,邈有千里意。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系程。直指九华峰,去扫先君茔。却来华阳川,与我溪上盟。行歌紫芝秀,坐啸清风生。练真变金
-
《望岳》是杜甫的一首名篇。诗中表达了杜甫对家国沉浮的忧虑和对岳阳楼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中以豪情挥洒的笔触,描绘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通过“前不见古人”和“后不见来者”的形象语言,表达了杜甫对时局的失望与愤怒。整首诗由写景渐变为抒怀,既展示了山川景色的壮丽,也抒发了诗人对时运变迁的深深忧虑。此诗计19句,全文355字。诗言志,抒怀苦思,写景援引史事,全诗黄河岳阳楼空缺之势,借岳阳楼象征诗人基业的无望,表现出浩然之气。
-
【注释】 选自唐·韩愈《杂说·四》。 伯乐:姓孙名阳,春秋秦穆公时人,善相马。伯乐本为掌天马的星名。因孙阳善于相马,乃称之为伯乐。文中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当权者。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骏马。文中比喻杰出人
-
於犁华 一 燕心到洛杉矶的时候,真是举目无亲,身上一共只有三十五元美金。但她在台湾听人说过:“到了美国,就是身上一文不名也不会挨饿,只要肯吃苦,找事是易如反掌的。”故她尚能镇定。下了火车,就到问讯处去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
和华北平原的很多村庄一样,我们村也属于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结构。不知从何时起,在倒“丁”字的“一”与“丨”的接壤处形成了街心。冬天
-
昨夜有风雨,云奔天地合。龙吟古石楼,虎啸层岩阁。幽意未尽怀,更行三五匝。
-
(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二)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三)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五
-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古诗美文欣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夕小传 幽幽半月 忧忧长夜 喜鹊架桥轻轻吟 牛郎织女笑盈盈 双眼相望 不觉泪眼汪汪 往事汹涌 真情相拥 共枕同眠 情意绵绵 谁知 危难临头各东西 棒打鸳鸯 天上人间都遭殃 痴情男女 难结连理 苦等 共度每年七夕 古人描写荷花的诗句
-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