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玉烛新·白海棠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玉烛新·白海棠赏析》

  顾太清的词清新隽秀,这首玉烛新·白海棠,亦是非常轻灵生动。

  词中上阙写花,是透过人的审美心理来表现的,其中浸透了人与花的交融。一番新雨初晴后,那白海棠像是被洗褪了胭脂,穿着洁白素色的衣服一样,海棠以红色为多,白海棠为稀有品种,人们多见红色海棠。当见到白海棠时词人欣喜地形容白海棠为“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把白海棠比喻成一位洗去了胭脂,身着素衣的清丽女子,她不施粉黛,依然有逼人的容光,令人移不开目光。接着又形容它的可爱姿态:“东风倦倚,憨憨态”,说有它有着憨态可掬的样子。它“不管敲残更漏”,从白日到夜晚,都是这番惹人喜爱。到了夜晚“嫩寒天气”中,白海棠静静睡去,变成一种“乌衣”打扮。院子里寂静无声,银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主人尚未睡去,但却“微香暗侵襟袖”,白海棠微弱的香气飘了进来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词中下阙延续了人与花交融的手法,写的是词人与花的对话。“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这是赏花女子与花的对话,说花儿盈盈芳心,占尽春光,女子的芳心,也在春光中被花儿激发,在红装素裹的争奇斗艳中,谁能占几分春光?唯有词人独独赞赏这白海棠。“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还赞扬它的素净清雅。“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赞扬它在花中也数第一,有着清秀高雅的神态。花有肥腴之态,鲜艳之色,代表了一种富贵态,词人的审美欣赏却在于花中“净骨天然”的挺拔素洁,它代表了一种天姿国色,而且神韵高雅,不媚俗,非浓妆艳抹。词人以这里的白海棠为知音,表示要像伯牙与子期一样,在它面前弹奏“流水高山”一曲,为它慢慢弹奏,倾诉自己的芳心。交融对话,写得灵动活泼,借咏花,表达了词人的审美追求。

  这首词的特色就在于它将以前女性词中,特别浓郁的伤春怨秋、压抑哀伤之情放在一边,把以往女性词人面对惨淡人生、压抑现实时无法摆脱的情绪和感受,化为美人飞仙式的自赏和自许。词人把自己的命运和白海棠的命运连在一起,委婉幽深曲地道出自己自信清高的情怀。

猜你喜欢
  • 岑参《送杨瑗尉南海》全诗赏析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六一诗话》是作者新开创的一种论诗体裁,内容共有28则。 率意:顺着自己的思路写,自然而不做作。 造语:指字句锤炼。 意新:指内容新,立意新颖,能道前人之所未道。

  •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赏析》

    上阙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

  • 解缙《过苍梧峡》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过苍梧峡广西下来滩复滩,三百六十长短湾。潭心緑水缓悠悠(1),长湾短湾凝不流。涓涓千尺净见底(2),隔岸空行鱼曳尾(3)。忽然路絶山势回,

  • 儒勒·瓦莱斯《节日》原文

    节 日 ◆ 儒勒·瓦莱斯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了。 它是经过投票选举产生的,意气昂扬,无上威严,而且有自己的武装。 巴黎的人民

  • “徐庶进曹营”的意思,出处,故事

    徐庶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本是刘备的谋士,后曹操设计,使他归附了曹营。但他从此对政事一言不发,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喻沉默不语。典出《三国演义》。 徐庶,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本名福。少时好学

  • 《勾践灭吴》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国语》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1) ,乃号令于三军曰 (2) :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3)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4) 。”大夫种进对曰 (5) : “臣闻之: 贾

  • 依地语犹太诗歌

    依地语犹太诗歌 一、依地语诗歌在依地语犹太文

  • 姚循陔《暗香菊影》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暗香菊影》咏菊花诗鉴赏 姚循陔冷怀独

  • 《破斧》情诗三百首赏析

    破斧 作者: 李继光 【本书体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