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赏析》

  写景的虚实相间,是此词的主要特点。首句写云写山,这原是常见的自然景象,但此中的云是“五云”,此中的山是“蓬山”,句末下一“杳”字,平添一层梦幻般的氛围。这不禁令人想起白居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长恨歌)的诗句,那么词中“五云”、“蓬山”是指真实的山景呢,还是借仙山之名,表现意念中的境象。这一似虚若实的景象传示出迷惘之气,显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惆怅和对希望的渺茫感。接着一句对月夜的描写较实,但作者写雾重,写月小,以昏淡迷朦的景色特点,创造了和首句相同的氛围,虚实景象交融一体,不仅形成画面的和谐,而且进一步映衬出主人公的悲凉心情。

  写景的虚实相间,还表现为以充分的想象来充实画面。词中两处写到春风,作者抓住暮春的季节特点,依据春之将逝的自然规律,产生出春风归路漫长的想象。这一想象表现了主人公微妙的意绪转换,是把意识中对出行之人归途的揣想转化而为对春风归途的深沉慨叹,语涉春风,然意在归人。另一写春风的词句“一阵落花风”也包含着想象的成份。女子身处闺中,又是夜间,并不能实见风过花落的景状,这只是她根据暮春花谢的特点所产生的推想,这一推想固然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但更透露出内心的无限伤感,她的孤寂,她对青春流逝的叹息尽在这一想象之中。

  以人物的主观情感作为结构的经络,是这首词写景的又一特点。从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上下两片都以写外景大景为主,云、山、风、雾、月、雁是整个环境的主要构成,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又分别插入“枕上挹余香”和“人静重门悄”两句,展示了女主人公身边的小环境,使人物主体形象比较明朗地显现在画面中,因而增强了大景中所孕含的主观情感的清晰度。同时,大小景两相映照,只觉得大景更迷茫凄清,而置于其中的闺房则更深邃孤寂,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心情。作品的首尾构成也颇有深意,首句和末句所写都是云和山,物景相同,但显示的气氛特点和感情色彩却不尽相同,起首以悠渺之景写出内心的怅惘,结句却以云山的层叠显出心情的沉重,两句遥相对应,可见出人物感情的发展。这首词以抒发情感为前提,在景色的描状或结构上都显出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因而虽无直接言情的辞句,却又处处可感深深的情思。

猜你喜欢
  • 《凤吹笙曲赏析》

    这是李白写给元丹丘的一首送别诗。《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作《凤吹笙曲》。《全唐诗》题下注云:“一作《凤笙篇送别》”。王琦注云:“此诗是送一道流应诏入京之作。所谓‘仙人十五爱吹笙’,正实指其人,非泛用古事。所谓‘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见

  • 白居易《代鹤》全诗赏析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渺何处,云水重重隔。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赏析》

    【原题】: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拙句呈诸友亲聊以纪一时之胜云

  • 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全诗鉴赏

    到郡席不暖,居民空惘然。好山无十里,遗恨恐他年。欲款南朝寺,同登北郭船。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荆公宅已为寺。)夹路苍髯古,迎人翠麓偏。龙腰蟠故国,鸟爪寄层巅。竹杪飞华屋,松根泫细泉。峰多巧障日,江

  • 伍髭须 杜十姨 陈十姨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 卷四八引《唐国史补》: 一乡一里,必有祠庙焉。为人祸福,其弊甚矣。有为伍员庙之神象者,五分其髯,谓之五髭须神。如此皆吉,有灵者多矣。 《茶香室续钞》卷一九: 宋王谠 《唐语林

  • 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名句】见利争让 ① ,闻义争为 ② ,有不善争改。 【注释】①让:推让,辞让。②为:做,干。 【释义】见到利益争着推让,听到有道义的事争着去做,遇到错误时争着去改。 【点评】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就是高尚

  • 古诗词《江城子》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病起春尽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 作者是南明抗清节

  • 《古文观止·《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鉴赏

    古文观止·《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 (檀弓上)

  • 凡人读书,必须专心致至,不出户庭,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便可立些根本。|什么意思|大意|

    《凡人读书,必须专心致至,不出户庭,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便可立些根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居易《答闲上人来问因何风疾》全诗赏析

    一床方丈向阳开,劳动文殊问疾来。欲界凡夫何足道,四禅天始免风灾。[色界四天:初禅具三灾,二禅无火灾,三禅无水灾,四禅无风灾。]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