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赏析》
高适的诗有一种苍劲之感,充满了边塞情怀。这与他在边关生活过,心中充满保家卫国的思绪有关。但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另一种风格,与其他写边塞生活的诗不太相同。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月光下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
梦武昌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
-
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
-
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
-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颂赞欢愉”类的诗句。 诗句写弯弓征战,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只有梦里才会和女伴们一
-
黄巢《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的首句改重阳节的“九月九”为“九月八”,以入声韵,造成一种激越、凌厉的气势,“待到”二字充满热情的期待,语调轻
-
白发已十载,青春无一堪。不惊新岁换,聊与故人谈。牛健民声喜,鸦娇雪意酣。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蚕。岁月斜川似,风流曲水惭。行吟老燕代,坐睡梦江潭。丞掾颇哀援,歌呼谁怕参。衰怀久灰槁,习气尚馋贪。白啖本河
-
【353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5 5万字,2014年12月第1版,2017年12月第9
-
【注释】:宋徽宗预赏景龙门,词曰,暨北狩,人谓末句有谶(chen)。
-
极浦收残雨,高城驻落晖。山明虹半出,松暗鹤双归。将吏随衙散,文书入务希闲吟倚新竹,筠粉污朱衣。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九年(793)进士,曾为监察御史。 唐顺宗时为礼部员外郎,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集团。这个政治改革集团,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