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记赏析》
随园记写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1745年(乾隆十年),袁枚买下了原江宁织造隋赫德的隋园。加以葺治,改名随园。1748年(乾隆十三年),他辞官居园中。从此以后,退出仕途,徜徉于山水烟霞之中,吟诗作文,结交士子权贵,几乎长达半个世纪。
随园的兴建,主要出自建筑家武龙台的手笔,但全园的布局均出自袁枚的策划。这篇园记没有细讲园景,只是记叙治园的经过与取园名“随”的含义,而这些正是随园布局的主导思想。袁枚后来又作了多篇记文,主要也是记述自己享受山水之乐的感受及因此而产生的对人世变化的喟叹。
这篇记文,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显得郑重之至。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的经过与作者的趣味,表现了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下的生活的憧憬。
袁枚的记游一类文章与他的传记文不同,一是力求简洁,一是注重铺陈场景与刻绘人物。这种相体运笔的方法,正是对韩愈、柳宗元散文作法的继承。
-
寄人 作者: 张泌 【原诗
-
《桃花·浪淘沙月下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沈友琴
-
宁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历阶存往敬,瞻位泣馀哀。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欧阳修 《朋党论》,良朋贤友
-
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闻诏安边使。曾是故人谟。废书怅怀古。负剑许良图。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连兵屯北地。清野备东胡。边城方晏闭。斥堠始昭苏。复闻韩长孺。辛苦事匈奴。雨雪颜容
-
(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二)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三)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五
-
1 明明父亲去世的时候,他只有两岁,不晓得什么。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八岁,明明就懂得了人的生死。明明见母亲睡在一块木板上,脸上盖着草
-
【名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注释与译文]子,你。系,是。“子”与“系”合起来是繁体的“孙”字,隐指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中山是地名,中山狼忘恩负义,要吃曾救过它的东郭先生,这一寓言见于明代
-
【原题】:丙寅八月旦震兴尚早坐而假寐梦与客诵云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因增成十韵寄壬儿
-
大家去谒灵②, 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 各自想拳经③。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1931年12月25日上海工人刊物《十字街头》半月刊第2期,未署名,后编入《集外集拾遗》。 ②谒灵: 即谒陵,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