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贺新郎·赋琵琶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贺新郎·赋琵琶赏析》

  同一题材,在不同的作家笔底,表现各异;试听“琵琶”,一到作者手里,即翻作新声,不同凡响。这首词借唐玄宗年间有关琵琶和音乐的典故,抒写北宋沦亡之悲,讥讽南宋小朝廷耽于安乐。全词以弹琵琶为喻,事实上“弹”(谈)的是国家兴亡之曲。

  此琵琶,乃檀木所制,尾刻双凤,龙香板为拨,何其精美名贵!“凤尾龙香拨”。这杨贵妃怀抱过的琵琶,它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作者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华的盛世。而“霓裳曲罢”则标志着国运衰微与动乱开始。借唐说宋,发端即点到主题而又不露痕迹,可谓引人入胜之笔。

  “浔阳江头”二句,一转,用白居易琵琶行所叙事。源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白氏在江边关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序云“是夕始有迁谪意”,是听了琵琶曲与弹奏女子自述身世之后的所感。词以“最苦”二字概括,表明作者也有同感。“画舸”句用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句意。作者以白居易的情事自比,并切琵琶,其“天涯沦落”之感亦可知矣。

  “记出塞”接连数句又一转,从个人遭遇写到国家恨事。“望昭阳宫殿”等句分明是写一种特殊感情,与当日昭君出塞时去国怀乡之痛不完全是一回事。这里恐怕是在暗喻“二帝蒙尘”的靖康之变。这种写法在南宋词家中也不乏其人。姜夔疏影词中亦有“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江南江北”之句,郑文焯亦云“伤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

  “辽阳驿使”数句转到眼前的现实。词人怀念北方故土,联想琐窗深处,当寒气袭人时,闺中少妇正在怀念远戍辽阳而杳无音信的征人。她想藉琵琶解闷,结果愈弹愈是伤心。“推手”等句,指弹琵琶,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欧阳修明妃曲本此而有“推手为琵却手琶”之句;所弹之曲为梁州。梁州即凉州,唐西凉府所进边地乐曲,梁、凉二字唐人已混用。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谓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白居易诗:“霓裳奏罢唱梁州,红袖斜翻翠黛愁。”可见其声哀怨。“哀彻”两字加深了悲凉的意绪。“云飞烟灭”已将上文一齐结束,“贺老”句便是尾声。

  这尾声与发端遥相呼应,再次强调盛时已成过去,已成为历史。贺老即贺怀智,开元、天宝间琵琶高手,他一弹则全场寂静无声。元稹连昌宫词云:“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贺老定场”即无消息,则“沉香亭北倚栏干”(李白清平调)的贵妃面影当然也不可见,这“凤尾龙香拨”的琵琶亦无主矣。故作者云“弹到此”即“鸣咽”不止,写悲慨无穷的国难家愁。

  此篇手法新颖,从章法上看与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可并为姊妹篇,都列举了许多有关的典故,而其中皆有一线相连。即所用典故中情事都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有关,与当时时代特点有关,故典故虽多,却不为事所累,且抒情气氛浓郁。仍觉圆转流丽。由此可联想到唐时李商隐的泪(永巷长年怨绮罗)一诗,也是列举古来各种挥泪之事,最后归结为一事。辛词章法可能学自李诗,而又有出蓝之妙。再上溯可找到江淹的恨赋、别赋,李白拟恨赋等类篇章,作者用之以为词,可谓创新。

  此词除使用典故多能流转自如外,还显示了辛词的另一特色,即豪放而兼俊美,所谓“肝肠似火,面目如花”者。词中如“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句,不独用昭君出塞之典故,且含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的诗意,形象很美,韵味亦深长。又“轻拢慢捻”四字,不独是用白居易诗点出弹琵琶,而好在将闺人愁闷无意绪、心情懒慢的神态也随之描画出来了。“泪珠盈睫”,令人想见那长睫毛闪动的晶莹珠泪,非而见美,更渲染了哀怨气氛,烘托了主题。

  前人评辛词曰“大气包举”,所谓“大气”,就是指贯穿在词中那种浓烈的爱国之情,沉郁而激昂。而他的词风却不见粗犷,反倒是思理细腻绵密,语言华丽高雅,虽“用事多”,不嫌板滞。“情”在其中,密处见疏,实中有虚,令人读后有荡气回肠之感。

  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物抒怀历来是文人骚客常情,但也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写作。稼轩此词,初看不过是有关琵琶典故的堆积,所以有的评家不太看好;但是细推敲来,所用之典皆不是随意捻来,而是用心良苦,所以此词也为真正识家所赞美。

  凤尾龙香拨:此句是指杨贵妃所用琵琶。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霓裳指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霓裳曲罢指杨贵妃之死。白居易长恨歌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句。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指昭君出塞。昭阳殿,汉朝未央宫中的殿名。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寒窗、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沈云卿古意:“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辽阳,唐代边防要地,在今辽宁境内。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欧阳修明妃曲:“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家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梁州,唐代教坊曲,亦名凉州。

  贺老定场无消息: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贺老指唐代琵琶高手贺怀智。

  想沉香亭北繁华歇:沉香亭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活动的场所,李白清平调:“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此词不是风花雪月之笔。开头写唐,实则写宋。作者自比浔阳江客,有天涯沦落之感。昭阳宫殿已不可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让人联想起靖康之难。读至此,痛感之情不亚于岳武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长安难望,辽阳呢?音信全无!凉州呢?一曲哀彻!汉朝故都,唐代边镇,如今都沦落金人之手!那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游乐的沉香亭,早已是一片荒芜了!读此有“黍离之悲”也!

  琵琶,好音者看来,乐器也;闺怨者看来,倾诉也;无关者看来,一物也。而稼轩看来却有无限家国之恨!此与碌碌鼠辈之别也!

猜你喜欢
  • 《谒金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谒金门冯延巳【原文】风乍[1]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2]红杏蕊。斗鸭阑干[3]遍倚,碧玉搔头[4]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

  • 苏幕遮·归心/蘇幕遮·歸心

    远苍山,临杳树。北鹊忙巢,田雉急思语。寒草湿尘沾夜雨,水落青梅,点点香南浦。 至安仁,不远路。何日西行,却往仙岩去?只望溪乡堂下宿,会面诸兄,共话新春句。遠蒼山,臨杳樹。北鵲忙巢,田雉急思語。寒草濕塵

  • 李贺《莫种树》全诗赏析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作品赏析注:1:南床:南窗。陶潜:倚南窗以寄傲。附:阙名评曰:此诗是落第后作,怨而不怒,风人之旨也。--------凤尾竹客撰lt;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 《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朱熹 《近思录》,治学禁忌类名言句子

  • 管道的故事

    【4034】管道的故事(〔美〕贝克·哈吉斯著,赖伟雄译,四川人民出版社,7 6万字,2018年9月第2版,38元)△共三个部分:[1]我们生活在提桶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出处】唐 王维《过香积寺》 。 【翻译】日暮时分,独自在空寂的潭边,安禅人定,以治伏尘俗的毒龙。 【全诗】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

  • 平芜尽处是春山

    平芜尽处是春山欧阳修是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

  • 《秋野·杜甫》原文与赏析

    杜甫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

  • 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 ① ,烟涛微茫信难求 ② 。越人语天姥 ③ ,云霓明灭或可睹 ④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⑤ 。天台四万八千丈 ⑥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 《夜月渡江赏析》

    此诗写在镇江渡江时所见所感,宛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月夜渡江图。首联直接进入诗题,写满天的月色、波涛翻滚的大江和扯满风帆的行船;颔联承前景而展开,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及联想;颈联则展示了水底鱼龙和天上星斗的两幅图画;尾联写船过镇江后诗人心中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