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蝶恋花·密州上元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蝶恋花·密州上元赏析》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

“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猜你喜欢
  • 舞蹈:旅游产业真实性表述研究

    舞蹈:旅游产业真实性表述研究◎许晓云舞蹈是一种美的形态,是人类追求至高境界(真善美)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满足对美需求的主要来源。它

  • 《弦上的梦》

    短篇小说。宗璞著。写于1978年。小说刻画少女梁遐从玩世不恭到勇敢地参加1976年清明天安门广场正义斗争的心灵的历程,表现了新老两代知识女性对“四人帮”的无比愤慨与坚决反抗。十年动乱中,梁遐的父亲受迫

  • 李白《古风》(其十九)赏析: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古风》(其十九) 【作者】:李白【年代】:唐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

  • 傅若金《回雁峰》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傅若金 江上青峰宿雨开,江头归使日南来。 登高欲访平安字,二月衡阳雁已回。 傅若金,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曾以异才被荐“佐使安南”。这首绝句,便是他出使安南(今越南)归来,行至回雁峰时所作。 回雁峰

  • 《心归雏巢(外二篇)》杨庆生散文赏析

    每个人都是从巢中跌出的雏鸟。对于鸟来说,巢,是风雨归程之处所。对于人来说,家,是一生挥之不去的一缕绵绵温存。岁月,留在额头的沟

  • (黄裳)《白门秋柳》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黄裳白门秋柳》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黄裳 我们到南京时是一个风沙蔽天的日子,下关车站破烂得使人黯然。站外停着许多出租汽车,我们坐了其中的一部进城去。原想借这冒牌的华胄的风姿可以有点方便,

  • 书法名作《石鼓文》鉴赏

    唐初,关中天兴县三畴原(今陕西宝鸡石鼓原)发现了10只略似鼓形而顶微圆的刻石,因称之为“石鼓”。10只鼓大小不一,高度、直径二尺上下。每鼓刻诗一首,所咏为渔猎征旅之事,故亦称其为“猎碣”。 石鼓被发现

  • 《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李商隐《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全诗赏析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日暮向风

  • 《题画赏析》

    这首题画诗,是诗人自题画竹之作。据曾目睹此画的清人孙承泽说:“管夫人画竹,风格胜子昂。此帧凡三竿,极其苍秀。”(《庚子销夏记》)诗也写得明朗开豁,生趣盎然,在众多题竹诗中独具一格。开头一句“春晴今日又逢晴”,点出季节,为后文写竹笋做铺垫。一连用了两个“晴”字,见出画面设色一定是十分明快,使读者心情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