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赏析》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来此,表明“问讯”实是有意重访。“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相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词人酷爱自然之情,潇洒出尘之姿,就在这质朴明快、语近情深的起句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全词飘逸清朗的基调。
如果说起首两句是从词人有意重访的角度而言,三四两句则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东风”、“杨柳”,都紧承“春色”发展而来。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擦着我面。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通体和谐的艺术境界。词人那种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
上片以作者自己与风物的互相映衬,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离岸登船之际的快意感受;下片则以世路与湖亭的强烈对比,抒发了置身寒光亭时的悠然心情。
“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世路”,是一条政治腐败、荆棘丛生的路,与眼前这东风怡人、杨柳含情的自然之路岂能相提并论。然而,词人说是“如今已惯”,这不仅表明他已历尽世俗道路的倾轧磨难,对权奸的打击、社会的黑暗业已司空见惯,更暗寓着他已看透世事、唾弃尘俗的莫名悲哀和无比忧愤。因此,“此心到处悠然”,也就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词人由爱国志士而成江湖处士,无奈去到和谐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内心悲愤难言,却说“到处悠然”,可谓语近旨远,沉郁至极,与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辛弃疾先后同调,从而铸成凝聚全词主旨的警句。
结尾两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词人撇开“世路”,来到寒光亭上,只见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陶醉着词人的心胸。特别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典出列子·黄帝)与鸥同盟的深意。如果说上片以问讯春色和风物含情写出了物我一体的美妙境界,那么,下片就以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而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从而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梁的结笔。
-
齐讴赵舞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则乐矣,忧亦随之。|什么意思
《齐讴赵舞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则乐矣,忧亦随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传统古诗词朗诵,内容包括歌颂母亲的古诗词诵读视频,经典诵读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词视频,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精神诗歌朗诵4至6分钟急急急。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3、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4、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
鹤禁兰宫达了身,高居南阙重为邻。西园冠盖时时会,北海樽垒日日亲。共弃荣华抛世态,同归清静复天真。一如刘白东都下,更得裴公作主人。
-
王昌龄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王昌龄,字少
-
【名句】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注释与译文]腊,指腊月,阴历十二月。东风,春风。信,使者。这两句说:腊月过后,就知道花开的日子渐渐接近了,那枝头的寒梅已带来了春风的讯息。 参考文献 (宋)晏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抒情散文朗诵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
-
瑞蓂才半折,金蕊已争妍。幸得重阳近,贪为一日先。登高谋宿约,泛酒试芳筵。诘旦寻馀馥,明知赏爱偏。
-
自然主义是与批判现实主义有着渊源关系的一个文学流派。在实证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的自然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随后,在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逐渐流行开来,一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杨万里 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 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 这一首写山农的耕作之苦。“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写沙鸥,形态逼真。但“山腰”怎会有“沙鸥”呢?仔细一看,原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