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怨·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生于圣历元年(698),约卒于天宝十四载(755)。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校书郎,调氾水尉,迁江宁丞,复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诗与高适、王之涣齐名,尤工绝句。有王昌龄诗集,全唐诗编存其诗四卷。
青楼怨写春夜闺中妇女思念征人,语曲情深,别具韵致。“香帏风动花入楼”,写暮春景色,又是激人愁思的触因。风动,致帏开;风动,使花落;风动,落花才得入帏,见落花入帏,撩无穷相思:花却入帏,人却出塞。花入帏,使人不孤;以落花为伴,益见人孤。“高调鸣筝缓夜愁”,想调弄鸣筝缓解愁思,将一腔相思付之弦索,宣为音律,以为排解。可是“肠断关山不解说”,鸣筝不能传出思念征人之情。她“夜愁”,竟至“肠断”,只见那“依依残月下帘钩”,夜深沉,月西坠,情不尽,结韵以景,悠然绵邈,余味不匮。宋顾乐评此诗时说:“此通首用缓调,一肖军壮之情,一肖闺房之态。”(唐人万首绝句选)
这首诗写“青楼怨”,由“风动”起始,以“鸣筝”传情,最后以“月下”收束,起得清风徐来,结得遗响不绝,高潮处亢坠斡旋,因而凄婉清畅,读来令人缠绵胶着,有着独特的况味。
-
颜延之阮公虽沦迹, 识密鉴亦洞。 沉醉似埋照, 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 越礼自惊
-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
象鼻山彩云深处是家乡,虽贬红尘乐未央。 饮尽千盅嫌日短,夜衔明月照漓江。 诗词类别:写景抒情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马岱
-
宋·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2,闻麻桥人庞
-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省壁明张榜,朝衣稳称身。此时无一盏,争奈帝城春。何处难忘酒,天涯话旧情。青云俱不达,白发递相惊。二十年前别,三千里外行。此时无一盏,何以叙平生。何处难忘
-
有大人先生〔1〕,以天地为一朝〔2〕,万期为须臾〔3〕,日月为扃牖〔4〕,八荒为庭衢〔
-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
[十四·一] 宪 ① 问耻。子曰:“邦有道,穀 ② ;邦无道,穀,耻也。”“克 ③ 、伐 ④ 、怨、欲 ⑤ 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十四·二] 子曰:“士而怀居
-
【原题】: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院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