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淮阳感怀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淮阳感怀赏析》

  这首诗分前后两段,每段各八句。九、十两句是前后段的过渡。前段主要写淮阳秋景。起二句总写金风摇荡,玉露凋林的景象,明点题内“秋”字。一“荡”字不仅传出秋风摇扬之状,而且兼含荡涤之意,连同下句“凋”字,将金风玉露的肃杀之气形象地表现出来。金风摇荡,初秋时节尚存的绿叶等随之被荡涤,林木显得萧疏,故云“荡初节”、“凋晚林”。后一句为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所本,杜句固然青出于蓝,李句也写得充满秋意。三、四句从自然景物之肃杀凋伤转入人事,贴到自身。当时作者参与杨玄感反隋失败,被捕逃亡,处境艰苦,故自称“穷涂士”;由肃杀的秋景联想到自己的穷困处境,故忧思郁结。两句已透出“感”秋之意,“伤”字更明点“感”字。五、六句又勒回写眺望中的秋景:田野平旷,但见蒹葭芦苇,四处围合;村落之中,唯见藜藿纵横,杂草丛生。两句写出田野荒芜、村落残破的荒凉景象,“合”、“深”二字,更透出杳无人迹的情景,杜句“城春草木深”的“深”字似亦从“藿藜深”脱化。这正是隋朝末年中原地区在酷重赋役压榨下千里萧条景象的真实写照,足以印证“岁饥,削木皮以为食”的记载。七、八两句又收回到“感”字,说明眺听之间,无不使自己徘徊伤感,独自泣下。以上八句,情、景相间,“秋”、“感”相浃,前四句犹因自然景象而兴感,后四旬则因现实社会的残破荒凉而增悲,在重复中有递进。

  九、十两句用顶针格紧承上文,以设问引出“怅然怀古意”,转入后段。所谓“怀古”,实即“感”的进一步发展。“秦俗”暗喻隋末乱世,“汉道”隐指重建之清朝。作者有感于乱世末俗尚未荡涤,盛时明代尚不可望,这正是他之所以“郁陶伤寸心”、“徙倚独沾襟”的原因。但又转念,当“秦俗”未平,“汉道”何冀之时,如樊哙、萧何等人,虽或出身市井屠者,或为刀笔小吏,一旦与时运相遇,却做出改朝换代、重建明时的大事业,万古流传其不朽之名声,因此感到自己虽生此乱世,但只要奋起图王,仍可像樊哙、萧何做出一番事业。“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这是他感秋伤时最后引出的结论,也是他对自己人生观的明确表述。这“世上雄”自然泛指隋末群雄,也显然包括自己。这八句纯粹抒感,以“怀古”抒伤时之慨,表乘时奋起之怀。

  这是一位有雄图大志的人物在乱世中面对秋景引发的联想与感慨。古代有不少不得志于世的士人,想在乱世中一显身手,一展宏图。这种乘乱奋起的思想在一部分士人中相当有代表性。诗写得沉郁苍凉,透出特有的时代气氛。

猜你喜欢
  • 晏殊词《木兰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木兰花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全诗赏析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作。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

  • 古典文学作品《落花诗(其二十二)》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山屐已散休矾蜡 〔2〕 ,柴车从来不须巾 〔3〕 。仙尘佛劫同时尽 〔4〕 ,坠处何须论厕茵 〔5〕 。 〔1〕《六如居士全集》新版《唐

  • 哲理诗《孙武》原文和鉴赏

    理国无难似理兵, 兵家法令贵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宠, 一笑随刀八阵成。 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武初见吴王阖庐时,吴王令孙武操练宫女。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两队,任

  • 唐宋词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鹧鸪天 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①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②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③ 【注释】 ①“平冈”二句:王安石《

  • 《淮南子》季子治亶父 全文、注释、鉴赏

    〔道应训〕 季子治亶父三年 ① ,而巫马期絻衣短褐,易容貌,往观化焉 ② 。见得鱼释之 ③ ,巫马期问焉曰:“凡子所为鱼者 ④ ,欲得也。今得而释之,何也?”渔者对曰:“季子不欲人取小鱼也。所得者小鱼

  • 左传全集《楚许郑平》原文赏析与注解

    楚许郑平 (宣公十二年) 【题解】 夏征舒自立为君后的第二年夏天,楚庄王经伐郑服郑后,即与郑、陈盟于辰陵,陈、郑二国皆表示服

  • 万吉星《爱心墙》

    小区有些年头了,密密麻麻的防盗笼,杂乱无章的网线电话线蜘蛛网似的爬满了红砖房。每个单元门前的空墙上,除了偶尔有几张水电费催缴通知外

  • 古代诗文名篇之散文·苏轼文《答谢民师书》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苏轼文《答谢民师书》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 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

  • 周易全集《谦第十五》原文赏析与注解

    谦第十五 【题解】 谦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坤上)。本卦内卦为艮,艮为山;外卦为坤,坤为地。内心克制,外表柔顺,这便是谦虚的表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