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当年磻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来了。真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联言志。有了前面的铺垫,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东篱下,饮酒自娱。
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这与诗人曾隐居读书于太室山等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
缅甸人死了以后,其家人要立即给死者浴尸。浴尸水要用水罐盛,但一罐水用完后不能再盛,所以浴尸时必须计划用水。用过的小罐要在房门外打碎。浴尸后给死者穿上寿衣,摆成仰卧姿势,并把死者的手、脚并拢,用布条拧成
-
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
-
欧阳永叔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 君讳源,字子渐,姓尹氏。与其弟洙师鲁,俱有名于当世。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After the rain in the empty mountain, the weather feels like autumn late.
上一句:空山新雨后。
Previous line: After the rain in the empty mountain.
下一句:天气晚来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好文章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文章写得好”的诗句,写好作文的古诗,有关写好作文的古诗。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
【名句】人生何必同?要在有所立 语出清代归庄《顾宁人去冬寄诗次韵答之》诗。人生在世,何必非要与众人苟同?最要紧的是能够有所建树。说明人不能随波逐流,而应当志向坚定,争取干出一番事业来。
-
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
-
》原文与赏析张磊原创 张九龄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矫矫
-
手里一杯满,心中百事休。春应唯仰醉,老更不禁愁。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眼看筋力减,游得且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