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赏析》
这是一首咏写钱江潮的作品,叙写江潮如雷似雪,有声有色,十分壮观。全诗可以分为观潮前与观潮两部分。
诗的前四句写观潮前。“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并臣震动百里。首句五个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诗的起句先声夺人,很有力量。“鸣弦暂辍弹”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声反衬潮声,使读者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喑哑了。这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公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诗的后四句直写观潮的景况。诗人仍不写涨潮,而是以“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两句描绘钱塘江潮到来的壮丽景象。但诗人仍不是直接写潮,而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烘托。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澥反映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接着诗人向读者描绘出涨潮的壮观画面:“惊涛来似雪”,惊涛骇浪排空而来,如万马奔腾,潮水卷起的浪墙似一道突起的雪岭,铺天盖地而来。画面气势宏大,雄奇无比。结句“一坐凛生寒”是又一次衬托,用满座观潮人吓得胆颤心寒,再次对钱江潮这宇宙的奇观进行热烈的赞颂。由于诗人在描写钱江潮时多次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进行反复的渲染,因而获得了直接描摹所难以获得的艺术效果。
一般观潮诗往往只极力描写大潮的雄伟壮丽,而这首诗从人和潮两方面来写。写人主要写听潮,写出观,写待潮,写观潮,写观感,写出了观潮的全过程。写潮用了一虚笔一实笔:虚是“百里闻雷震”,从听的角度写潮声;实是“惊涛来似雪”,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诗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在雄浑壮美中显出从容潇洒的气韵。用“雷震”起调,先是一张。二句接着是言“辍”,一弛;三句言“出”,又是一张。四句言“待”,又是一弛。五六两句仿佛与潮无关,完全宕开去,是最大限度的弛。七八句将全诗推向最高潮,是最大限度的张。这首诗利用张弛的原理,高低的变化,写得波澜起伏,动人心魄。
-
《来生债》全名《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主要写富人庞蕴(字道玄)济贫舍财、念佛升天的故事。 庞居士家住襄阳,广有钱财,但却不贪钱爱财。一家四口人都好参礼佛法僧三宝。穷人李孝先欠他的债还不起,因怕吃官司而
-
【名句】人生富贵驹隙过,唯有荣名寿金石 语出清代顾炎武《秋风行》诗。人世间,富贵就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只有美名可以与金银玉石一样历久不没。说明人生在世不能贪求富贵,而应当建功立业以求得美名。
-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滁州西涧的景色和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主题,展现了悠闲自在的心态和追求自由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阅读和翻译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有六个一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六字和一字的诗句带六的诗句,一行六个字的古诗,含有一的古诗词。一行六个字古诗很多,以下列举五首。《自适》唐代诗人 王维原文: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译文:在山南盖起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语文古诗词考查题型,内容包括小学古诗文必背70首的相关题目(急求),小学古诗出题出题,语文古诗赏析题型。古诗文默写 ⒈古诗文默写考查的范围 对抽取的全国60份中考语文试卷粗略统计,古诗文默写试题涉及的古诗文共382篇(包括重复的)。其中来自
-
【原题】: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日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案况画者耶郑子见而笑之明日戏成伽佗问随缘云随居士即季平道号也
-
【评析】 古代对联。此对联选自 《红楼梦》第五回。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对联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 而 《红楼梦》所表达的是反封建的
-
宋·苏轼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3,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寄情端午古诗词,内容包括端午古诗词100首,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古诗,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端午节的诗词欣赏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歌[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
-
对殿含凉气,裁规覆清沼。衰红受露多,馀馥依人少。萧萧远尘迹,飒飒凌秋晓。节谢客来稀,回塘方独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