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清平乐·题上卢桥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清平乐·题上卢桥赏析》

  上片起韵赋写泉水,这是他站在桥上观望的第一景。他将泉水写得生气淋漓,气势不凡。先着一“清”字状其色,再以“奔快”写其流势之急,这样,泉水的声色形态就似乎写足了。以下在尽头处又以虚笔转出一境,以青山试图阻碍它,而它不管不顾一味奔腾向前的姿态,勾勒出了它的来处和去路,也赋予了它一种乐观、倔强的性格。接韵描绘上卢桥一带回旋曲折、山水环绕的地势,将一幅平常的山水画点染得清幽秀美。上片写景的特色,在于动静交错,生气栩栩,体现了词人对于山水的清赏能力。

  下片即景遐想,由对眼前山水的清赏,转入对于自然和人事沧桑的思索。他因上卢桥一带襟山带水、十里平地的地理形势,猜想它也许是从当年的城市变迁而来。为了证明自己猜想的可靠,他先在表明这一看法前作出铺垫,也就是用人们常说的沧海桑田的观点作引子。在邈远的时间内,深谷变为山陵、山陵变为深谷的地貌迁变,在漫长的历史上,闹市变为桑田、桑田变为闹市的人间兴废,既然都是可能的,那么,作为形胜的上卢桥一带,有过小小兴亡,当然也就很可能了。这是先立其大,再言其小,顺势而下,无可怀疑。这样的议论,畅快无碍。

  此词虽是随意点染,却也颇见理路,饶有趣味,写景兴叹,都臻上乘。而它的因小见大的思路,也表明了作者这一时期从大处、从根本处领略人生的情思趋向。

猜你喜欢
  • 古文辞类纂《汉宣帝神爵三年益小吏禄诏》全文

    汉宣帝神爵三年益小吏禄诏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

  • 古诗文《苏武传》原文|注释|赏析

    《苏武传》是一篇流传于古代的叙事诗,描绘了汉代苏武的忠诚和坚韧。以下是《苏武传》的原文、注释和赏析。

    原 文:

    明年春,淮阴侯来,

    告将军,苏武去疏勇人。

    詔曰:“将军可,封苏武以光高门。”

    朝「为悼」,夜「为魄」。

    春风不入北窗户,

    愿为刀俎立。洞庭水,漂桡无返舠;蓬莱山,暂让草离披。

  • 《淳熙七年春帖子·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合六赏析》

    【原题】:淳熙七年春帖子·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合六首

  • 《赠去婢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自己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但由于诗人的高度概括,便使它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诗的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上句用

  • 马致远《金字经》全诗赏析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作品赏析【注释】:

  •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和孙明府怀旧山赏析》

    前两句以著名的隐士和诗人陶渊明比拟孙明府。陶渊明住宅前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做五柳先生。他曾经一度出任彭泽县令,因为不习惯于遵守官场礼节,厌倦世俗礼法,很快就辞官归隐了。这两句表面上是写五柳先生的生平境况,实际上作者却只是

  • 王维《洛阳女儿行》: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①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②。 狂

  • 国学名句“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出处和解释

    【名句】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语出清代秋瑾《满江红》词。庸夫俗子的思想境界哪能了解我的心迹,末路英雄受些挫折磨难壮心更坚。两句表现了蔑视世俗、不畏挫折磨难的壮志雄心。

  • 《赠芹圃赏析》

    【注释】:注一:“毛”字底上边一个“匋”字。读“淘(tao2)”,大醉的样子。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