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出处和解释
【名句】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语出清代秋瑾满江红词。庸夫俗子的思想境界哪能了解我的心迹,末路英雄受些挫折磨难壮心更坚。两句表现了蔑视世俗、不畏挫折磨难的壮志雄心。
-
国学名句“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语出《庄子·养生主》。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牛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三年以后,就未曾看到过完整的牛了。说明勤于实践会使人的技术纯熟精湛。这
-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名言: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注释: 立: 指身能立道。达: 指顺达。近取譬: 譬, 喻, 以已为喻, 所以说近。方: 指道。 句意: 所谓仁, 就是指自己立
-
【3831】回荡的钟摆(许小年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 6万字,2017年6月第1版,48元)△共4个部分:①中国:形势与对策;②改革:政策与实践
-
原题:三月十日谭芝云翰林招同徕之宗武诸君灵谷寺看牡丹
-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
-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作品赏析今译: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
-
【释义】 民间谚语。该句讲什么样的人才是 “真君子”、“大丈夫”。 所谓 “酒后吐真言”,是说人一喝醉,说出来的话便是心里的真实意思。如果喝多了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妄言,那就说明他心底没有妄念。而心底清
-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
-
(清)李雯 云里石头开锦缝, 从来不许嵌斜阳①。 何人仰见通霄路②, 一尺青天万尺长。 【题解】 一线天在黄山南部玉屏峰,为登玉屏峰顶之要道。道在两峰之间,狭长如巷,只容一人通过,仰望高空,无垠蓝天惟
-
修身以为弓, 矫思以为矢, 立义以为的, 奠而后发, 发必中矣。
把修养身心当作弓, 把矫正思想当作箭, 把树立正义当作靶子, 做好了一切准备以后再发射, 那么只要发射一定会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