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
“洪宪帝制”是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的复辟活动。袁世凯自镇压二次革命后,实行总统独裁制,大权独揽。1915年8月,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
-
【原题】:邓成彦邀李益之朱乔年及某一饭适忌日无侑觞者遂迟明日成彦偶在式假以食素谢吾三人朱且行仆因以诗促之
-
终日念云壑,南归心浩然。青山入楚路,白水望湖田。野渡惟阁,山家少施钱。到时春尚早,收茗绿岩前。
-
希望与失望人常常希望,亦常常失望。希望多者,失望亦多;希望大者,失望亦大。天不下雨,已经一月有余。大皆想雨,大皆希望立时立刻打大阵
-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
-
刘禹锡《九华山歌并引》 刘禹锡 九华山,在池州青阳县西南。九峰竞秀,神采奇异。昔余仰太华,以为此外无奇; 爱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秀。及今见九华,始悼前言之容易也。惜其地偏且远,不为世所称,故歌以大之
-
二陈既妙士,两欧惟德人。王孙乃龙种,世有籋云麟。五君従我游,倾写出怪珍。俗物败人意,兹游实清醇。那知有聚散,佳梦失欠伸。我舟下清淮,沙水吹玉尘。君行踏晓月,疏木挂寸银。尚寄别后诗,剪刻淮南春。
-
【原题】: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戒其了婿王叔俨万里索和
-
“夏木荫浓”,这是三十年代我投考江苏省立常州高中时的作文试题。当时感到这题目太深奥,很难发挥。因之我每见到浓荫的树木,总会联系到那试题,想从中悟出点什么道理来。一直到学习艺术后,才深深体会到树木之美,
-
[原文] 思齐大任, 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 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 则百斯男。 (母、妇,之部。音、男,侵部。) 惠于宗公, 神罔时怨, 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公、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