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学士茅屋赏析》
此诗当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当时杜甫56岁,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黄鹤注:依旧次,编在大歴二年。盖寄诗在先而题屋在后也。顾宸注:公过学士茅屋,羡其立品之高,读书之勤,故题其茅屋如此。按诗言读书以取富贵,于学士尚不相似。黄氏谓朂其子侄者得之。
仇兆鳌杜诗详注:学士茅居旧有藏书,上四句叙事,五六句写屋前秋景,七八句勉其子侄。下截承上。杜诗近体有两段分截之格,有两层遥顶之格。此章若移晴云、秋水二句,上接首聨;移古人、年少二句,下接末聨,分明是两截体。今用遥顶,亦变化法耳。又中间四句,平仄仄平俱不合律,葢亦古诗体也。
黄生曰:旧疑此诗不似对学士语。今考寄柏学士诗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始知其说,一则云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叹彼幽居,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一则云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是学士乃柏大之叔父。柏大之山居,即学士之茅屋,学士奔波之所载,即柏大山居之所精。二诗语意互见。此诗则合而言之,勉其子弟。而本其父兄以为劝言勤苦以取富贵尔。叔父业有前效,则年少积学之功,安可少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默写ppt,内容包括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理解性默写。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名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语出《史记·文帝本纪》。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最大的事情。本:根本。务:事务。
-
一 包了满满的一盖帘水饺,在我们老家叫“箍扎”,可是老娘已不能顺畅地吃了。她用筷子钳起一个放下,再钳起一个又放下。放下以后就呆呆
-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曾从师元好问。其词超逸有致。 小桃红·平湖乐二首 王恽 采莲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
-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名言: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注释: 有制: 指训练有素。无制: 指训练无素。 句意: 即使有训练有素的士兵, 没有才能的将领, 作战也不会失败; 即使没有训练
-
【原题】:再游岳麓示法光其邻道林人言陶士衡旧居也五绝
-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述志追求”类的诗句。 人的一生能如此地自由自在地度过,该是多么快乐,又何必被世
-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素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张
-
《卜算子》 年代:宋作者:柳永 江风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
-
惟天地之普化,何产气之淑真!陶阴阳之休液,育妖丽之神人。禀自然以绝俗,超希世而无群。体纤约而方足,肤柔曼以丰盈。发似玄鉴,鬓类刻成。质素纯皓,粉黛不加。朱颜熙曜,晔若春华。口譬含丹,目若澜波。美姿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