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一个小园儿赏析》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开篇引领全词,似儿歌、童谣般浅显明了,读来轻松亲切。一个小园子,两三亩地,词人如话家常一般谈论自己的生活,透露出一丝清心寡欲和知足常乐的坦然。
“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这三句在内容是对上句的承接,词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种上鲜花和竹子,俨然一派园林之风,他又在园子周围插上一圈整齐的篱笆,再加上一间茅草屋,带着几许山里人家的味道。
词人用词匠心独运,整个上阕既没有用任何优美的词藻加以修饰,也没有用一字一词来形容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平实自然的词语,烘托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隐逸情感,一花、一竹、一篱、一舍,勾勒出一幅城郭依山栾、茅舍傍流水的田园画,令人心旌荡漾。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这正是词人日常生活的写照,每日畅游在自己的小园子里,品品躬耕之乐,不为红尘世事劳心伤神,闲来无事的时候在池边饮上几杯美酒,醉于形更醉于心。这几句简单的景物描写里糅进点点叙事,更突出词人闲适从容的人生追求和处世态度。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词人仍然沿用上阕惯用的笔法进行描摹,在静谧恬静的山林里每日围绕自己过活,心中没有任何牵挂,迷人的风景也争先恐后地映入眼帘。词人抛去周遭庞杂的污秽和杂念,只管循迹山林,沉醉于山水,感受心灵与大自然的契合。
这首词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为特色,“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道出人生在世,屈指可数,莫要虚度光阴,要及时行乐做自己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此外这两句还透露出一丝哀婉悲戚和几许慨叹光阴如梭的无奈之情。
词人在下句为如何度过余生作出了回答:“洞天谁道在、尘寰外。”人生过半,剩下的每寸光阴,词人都打算在这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洞天”度过,怡然自得、自娱自乐的满足感跃然纸上。此句原本的语序应是“谁道洞天在尘寰外”,此处巧用倒装,使全词韵脚押韵,格律一致,整体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韵律美。全词从头到尾宏观抒情,微观落笔,词人对山水的眷恋溢于言表。词中的一字一句淡雅温馨,洋溢着超然和闲适,让人体味到心平气和的同时,也憧憬起那生机勃勃的山林生活。
-
【原题】:读柳子厚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望乡之句有感
-
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
-
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及《金瓶梅演义》,世称四大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余窃有疑焉。 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俾读者有所观
-
日本战后派*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之一,后期的代表作,连载发表于1965至1967年。作者多次表示,以《春雪》为第一部的四部曲《丰饶之海
-
关于栋梁,我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尽的故事。栋梁敬我若兄。我敬栋梁如师。栋梁从小是个苦孩子,七岁时,曾在几个苹果的引诱下走了百里山路
-
【名句】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语出《旧唐书·元行冲传》。对坐下棋的人糊涂,在一旁观看的人却看得清楚。比喻当事者由于过多地考虑得失,反不及局外人见解精当的情形。
-
送毛伯温朱厚熜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
-
读杨振宁《曙光集》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文汇报》的《新书摘》,摘录介绍了杨振宁的《曙光集》,所记一九六二年杨氏父亲接受“统战部或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愿我们永结为忘情的知音,相约在天上遨游,不再离分。 【全诗】 月下独酌其一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
-
题兰溪寺曾栽数十丛,紫茎绿叶领春风。年来萧艾过三尺①,白首看图似梦中。①萧艾,野蒿,臭草。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