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借用铺叙的方法,描写鄱阳湖的水翻如涛、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中描写了鄱阳湖和庐山的雄奇壮丽景象,境界开阔,想象丰富。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以形象的比喻写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的情景,尤为生动。所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中说:“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此诗篇末在畅叙游兴之中流露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言简而意深。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描绘出一幅夕阳坠落、稀疏雨洒、睛云飘散的美景。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借用远月悬空、彩虹消失的景象,暗寓诗人佳兴勃发,清赏无穷,夜幕不知不觉般如期降临。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思忆远方的友人,想像力超凡脱俗,宛如友人也正举目思忆诗人,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照应了题目,有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
全诗十二句,可分三段。第一段是前四句,写自己在风浪中开帆入湖,气势豪迈。第二段为中间六句,写湖上风光。本来落霞照湖面,水天共影,十分好看;忽而又下起了雨,不久又云散虹出,罩在庐山顶上,景象更为壮观。诗人佳兴勃发,清赏无穷,不觉月上中天,彩虹早已消失了。诗人情随景迁,写得错落有致。最后两句是第三段,清赏之余,不禁想起好友。如此良宵,友人也正举目思念诗人。正是如此,照应了题目,又留下了余味。
-
[原文] 爰采唐矣? 沫之乡矣。 云谁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唐、乡、姜、上,阳部;中、宫,东部。) 爰采麦矣? 沫之北矣。 云谁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
-
《有信义者,必疾苟且之徒。》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不嫌冰雪绕池看,谁似诗人巧耐寒。记取羲之洗砚处,碧琉璃下黑蛟蟠。
-
名言: 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注释: 而: 如果。 句意: 作为君主如果没有规劝过失的臣下就会失去正直的品性, 作为有地位的人如果没有给予教诲的朋友就会失去正确视听的能力。 出处:
-
【题 解】天宝三年(744),李白在长安生活三年后,遭受谗言被唐玄宗免去“翰林”官职。
-
【生卒】:1883—?【介绍】: 俄罗斯画家,俄国立体未来主义*作家。曾和威·赫列勃尼科夫*,依·卡缅斯基*一起出版了俄国第一部未来主义作
-
《汉魏六朝散文·范晔·儒林传序论》原文鉴赏
-
我坐在礁石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背后是散发着80年代气息的沙洋渔村,凉凉的风带着特有的鱼腥味,徐徐吹来。那年夏天台风起,翻涌的海水越
-
三月前我回了一趟乡下老家,那时麦穗已经半黄,风里有股少女的甜香。我忍不住蹚进齐腰的麦田,仰着迷醉的脸,带着童年的表情,伸展双手,抚
-
与一匹狼对峙 与一匹狼对峙 祖克慰那一刻,我正走在家乡弯曲的山路上。风,在秋天的原野上轻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