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义者,必疾苟且之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有信义者,必疾①苟且②之徒。
【注释】①疾:憎恨。②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
【释义】有信义的人,必然会憎恶得过且过之徒。
【点评】信义与苟且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观念。
参考文献
陈子昂陈拾遗集·明必得贤科
-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疑忌心大膨胀,臣属因一句话或几个字而被杀的不少。袁凯也不
-
紫陌炎氛歇,青蘋晚吹福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不分君恩绝,纨扇曲中秋。
-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1],家家打稻趁霜晴[2]。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3]。 [作者简介]
-
芳草连天碧。
-
国学名句“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出处和解释
【名句】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语出《诗·小雅·谷风》。在令人担心害怕的时候,只有我帮助你;但到了共享安乐的时候,你反而遗弃了我。将:正。维:唯,只。与:帮助。女:通“汝”,你。弃:遗
-
《毋为财货迷,毋为妻子蛊,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毋为财货迷,毋为妻子蛊,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吴麟徵《家诫要言》,迁善崇德类名
-
《菊花·西江月咏丁香菊》咏菊花诗鉴赏 陈师道
-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
-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艳丽工整,欲出宫体之篱,似启温李之风,张若虚的诗风上承齐梁,下开盛唐,在诗歌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家往往认为,是初唐四杰为盛唐诗歌的兴盛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实际上,张若虚也是功不可没的一员。
-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