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列赏析》
此诗为曹操游仙诗代表作,真实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而又无法挽留时光的感伤。
全诗大致可分四节。第一节六句,意谓自然造就的万物,包括贤能的圣人都难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为死亡而忧伤。但由于长生不死传说的影响,曹操又产生了幻想,于是接下去的第二节五句,由写现实的人间转写幻想的仙境,表现了对长寿的期望。但仙境毕竟是虚幻的,因此接着第三层六句,又转写现实的人间,写周公、孔子和大禹这样的圣人都死去了,说明没有人能够长生久存。明智者不必为生命短暂而忧伤。最后一节用两句诗收束,发出了“年之暮奈何”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晚年的曹操随着生命的流逝,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完成统一大业的难度。这首诗写的是曹操对生命与神仙的思考。一方面,曹操也幻想着“螭龙之驾”,生活在“昆仑”、“蓬莱”之中;另一方面,他并没有沉湎于自己的幻想,而是清醒地知晓,神仙世界仅是幻想而已。因为“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即使是圣人贤人也会死亡,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因此曹操自我安慰说“君子以弗忧”。既然明白神仙世界是虚幻的,生命必然会走向终结,那么诗人就应该乐天知命,不服忧愁了吧?恰恰相反,理性的诗人对此的确明白,但他忧愁依旧。“忧”在诗中二度出现,“何为怀此忧”、“君子以弗忧”。忧愁其实一直伴随着诗人,并不以诗人的理性清醒而逃遁。“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是晚年曹操心头永远的痛。此诗清晰真诚地袒露出晚年曹操的心理世界。这一心理世界,复杂而微妙。
曹操素怀统一华夏之志,但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年已迟暮的曹操尚未完成他的事业,于是他想到要去昆仑、蓬莱寻求长生之术,来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但是,正当他沉浸在陶陶快意的遐想中时,现实与期想的矛盾,又使他发出了“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的感叹。
-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陈与义一自胡尘入
-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濛。
-
《鲁迅女吊》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鲁迅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这对于我们绍兴人很有光彩,我也很喜欢听到,或引用这两句话。但其实,是并不的确的,这地方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出处】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 》。 【意思】我军准备用轻快如飞的骑兵出击,才能迅速追上敌军,就在 轻骑列队的短暂时刻,将士们的弓刀上就落满大雪。整个场面动
-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璧台南与
-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名句】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出处】唐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译注】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 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
晓抵九江作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
-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心析肝 2 ,论举身之事 3 ,便当谈笑,以明其心。面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 4 ,惟君侯察焉 5 。 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qq空间古诗词留言,内容包括个性QQ空间签名经典古诗词古诗词,求5句给别人空间留言的比较唯美的诗句或歌词,给女朋友空间留言的古诗。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