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忆昔西都欢纵赏析》
上片忆旧。“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这一深沉的慨叹蕴含着词人对青春生活的追忆,同时,更饱含着词人对洛中故友的深切缅怀。而事实上,在洛中与欧阳修相交甚欢的友人多半已经辞世,宋宝元二年(1039),谢绛卒,宋庆历七年(1047),尹洙又卒。到如今,昔日同在西京诗酒欢会、纵情游赏的友人,只有梅尧臣尚在,因而令词人十分感伤。所以一句“有谁能共”又包含着世事无常、人生沧桑之感。正因为如此,当词人回忆当年遍赏伊川山水洛川花的情形之时,不禁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细寻思、旧游如梦”,细细寻思旧时同游之事,恍如一梦。
下片感今,述洛中故友多凋零,如今自首重聚痛饮,感慨良多,无限伤感。“今日相逢情愈重”三句叙写词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感受,沧桑的经历使二人更觉相互间情谊的厚重。一个“愁”字隐蕴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无限惆怅伤感。人生如此无常,故今挚友梅尧臣能折道来探望自己,让词人备觉这份情谊的珍贵。但白发相逢,词人终是难禁伤感之情。“愁闻唱、画楼钟动”,此一可理解为与老友畅谈之时,画楼钟声响起,警醒词人相聚之时在不断的流逝,故尔令闻者愁。二或可理解为筵席间歌女唱起了昔日洛中好友如今已然辞世的谢绛所填之词中的词句,“月西斜,画楼钟动”。词在人亡,引发筵席间词人的深重悲伤。末二句写词人面对又将到来的离别而劝饮的情景。老友见面,总是意味着许多的沧桑回忆,许多的酸甜苦辣,这些又岂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眼下又要分别了,此地一别,此生还能否相见尚不得而知,因此还是撇开往事开怀畅饮,往事已够让人遗憾的了,千万不要再给此次相逢留下什么遗憾。句中的“此景”,是别离之景,更是人生迟暮之景。
全词语言质朴,感情挚烈,体现了词人与友人之问真挚淳朴的友情,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怀旧之作。
-
1948年8月间,东北因为大雨,林彪无法率部南下作战,在一段时间内战斗趋于沉寂。国民党军方面借着这难得的喘息机会,盘算着如何摆脱在东北的困境。国防部第三厅草拟了东北作战计划,认为无法向长春空投足够的粮
-
【原题】: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韵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教版小学语文1到12册古诗词,内容包括一至十二册人教版语文古诗,小学第一册语文到第十二册语文的古诗(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小学1至12册的古诗词,必须是所有的。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
李咸用妾命何太薄, 不及宫中水。时时对天颜, 声声入君耳。这首诗,在唐代的宫怨诗中
-
曾惊秋肃临天下,② 敢遣春温上笔端。③ 尘海苍茫沉百感,④ 金风萧瑟走千官。⑤ 老归大泽菰蒲尽,⑥ 梦坠空云齿发寒。⑦ 竦听荒鸡偏阒寂,⑧ 起看星斗正阑干。⑨ 【注释】 ①鲁迅日记1935年12月5日
-
小窗幽记·清陈眉公 - “云霞青松做我伴··壶浊酒清谈” 【原文】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
-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许多直抒胸臆、抒发情感的诗歌作品。其中的《静女》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它的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鉴赏】
-
《何景明·四箴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何子曰①
-
● 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 他不往后面看,只是往前赶,赶回家去的仅是一辆空车,反而夸张他走了很长的路程。 ——————凯洛夫 ●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
-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尽数》原文鉴赏 天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