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妾薄命·李咸用》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妾薄命·李咸用》原文与赏析

李咸用

妾命何太薄, 不及宫中水。

时时对天颜, 声声入君耳。

这首诗,在唐代的宫怨诗中,所表现的内容是屡见不鲜的。它是写幽闭在深宫的女子不得与君王见面的哀怨。而怎样去写这种哀怨,手法各不相同,取材角度也各自有别,李咸用的妾薄命的艺术构思却另具一格,新颖独到。

诗的主旨是再清楚不过了,如诗题所标示的:“妾薄命”,即指命运不好。旧时常以“薄命”用以形容女子的痛苦遭遇。

“妾命何太薄”,“妾”是宫女的自称。诗一开头就慨叹命运的悲苦,可谓怨气冲天。接在这首句的后面,诗人不去铺叙女主人公是如何如何在冷寂中打发无聊的时光,又如何如何思念恩幸的到来而坐寝不宁,等等,而从日常生活中那些并不引起人们注意的事情却能使宫廷妇女入眼的事实,描写其由此产生出的奇异的联想。且看诗的第二句:

“不及宫中水”,这位宫女为什么觉得自己还不如御沟旁的流水呢?用人与客观自然物作对比,这写法并非罕见,而这里要突出宫女的境遇对比得恰切自然,又深刻有力,倒实在要赖于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特有的艺术手段。当我们读完第三、四句诗后,才拍案称绝:

“时时对天颜,声声入君耳”,君王每天要用水洗脸,所以“宫中水”就能“时时对天颜”,君王也会经常来往于御沟,所以“宫中水”就能“声声入君耳”,推想得多么入情合理啊!这样写要比直述宫女每天见不到君王不是好得多吗?这里写“宫中水”,实际上就是写宫中女,以人不如物相为比照,将“妾薄命”的意思表达得多么充分透彻!

全诗短短四句,密度大,含量深,含蓄隽永,深沉挚切。透过四行诗的表层,我们可以了解到宫女空待君王的积思成愁,君王对“后宫佳丽”的冷酷寡恩。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诗的构思委曲,文情跌宕,形写“宫中水”对君王的不可分离,意写宫中女的无法接近皇帝,这是对比手法,也是反衬手法。另外,令人钦佩的是,诗人的艺术功力还在于揭示了人物的变态心理。看来,宫中女对“宫中水”是羡慕的,甚至是嫉妒的,这并不符合人们的习惯的思维方式,因为水是无生命的,当然也就是不通人情的,而诗人却故意去作这样的描写,则更能显示宫女精神上的苦闷无处发泄,表现其怨恨之深!

猜你喜欢
  • 李白《送纪秀才游越》全诗赏析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

  • 有关于微笑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微笑(smile),指不显著的笑容。微笑,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微笑,它敛于心,展于形,不夸张,不矫饰,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快乐传达,是一种真诚以待的为人之道,是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选

  • 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全诗赏析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 白居易《送客归京》全诗赏析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 白居易《永崇里观居》全诗赏析

    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朝饥有蔬

  • 《乐府杂诗序》原文|翻译|赏析

    闻夫歌以永言,庭坚有歌虞之曲〔2〕;颂以纪德,奚斯有颂鲁之篇〔3〕。四始六义,存亡播

  • 李谋《洋大人注》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李谋 【作家简介】德钦哥都迈(1875—1964),

  • 庄子《庖丁解牛》原文、鉴赏和解析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 《柳梢青·病酒心情赏析》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他喝了闷酒,醉得有些近乎病态(“病酒”即醉酒,俗谓“醉酒如病”);黄莺鸟的叫声,本来是悦耳动听的,所以博得了“流莺”的雅号,杜甫也有“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可是对这首词中的主人公来说,却只能“唤愁无限”,听得

  • 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全诗赏析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水梗漂万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