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赏析》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先写延客之状。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但“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写惊讶之情。从上句看,此宾当是耳闻杜甫文名,特通报相访的。“岂有”、“漫劳”四字,在这里起了宾主对称作用。“我岂有文名,您徒劳过访”,运用散文的笔调,驭律诗的对法,傲岸之态可掬,嘲讽之意自见,很能体现杜甫七律诗的特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写款待之事。上句易“宾”为“客”, 既避免与诗题相重复,也为了平仄协调。言下之意:你这位“佳客”,入门就“坐”,“淹留”“竟日”,我虽不能盛馔相饷,也算尽礼了。“百年”意同一生。下句说:我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在自谦中实含自伤之意。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
此诗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从强调“幽栖”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虽始终以宾主对言,却随处传达出主人公的简傲自负神态。“岂有文章惊海内”,“ 百年粗粝腐儒餐”,在杜甫笔下,一为自谦之辞,一为自伤之语,也是诗人自慨平生的深刻写照。
-
《野步》是周密创作的一首绝句,原文描绘了乡村山水的美景。诗中以自然景物来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作者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将大自然的美妙表达出来,给人一种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愉悦感。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田野间行走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诗中诗人的留恋之情也引人深思,我们在都市繁忙的生活中应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它的魅力。
-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① ?(《列子·说符》) 【注释】 ①隙:空隙。时:时机。吕尚:姜太公,精于兵法。 【译文】 钻好空子,抓住时机,随机应变,
-
[明]杨升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
-
《乾隆皇帝·七情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喜万类静
-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东
-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 泊秦淮 》 【译文】 秋夜,秦淮河寒水澹荡,暮霭象轻纱笼罩在河上。两岸的皑皑白沙不见了,只见铺洒沙上的皎浩月
-
3月18日 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军区组成新的山东军区 : 3月18日,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军区合编为新的山东军区,对外保留第115师的名义。原第115师和山东军区各旅的番号一律撤销,各旅机关与军区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在江畔,有人初次见到了月亮;而月亮又何时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不断更迭,代代传承,但江月年复一年只是相似而已。
-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简析】 正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