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潇湘夜雨/满庭芳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潇湘夜雨/满庭芳赏析》

【注释】 ①银釭:银灯。 ②莲炬:指莲花灯。 ③袅:烟篆缭绕上腾貌。穟:同“穗”,本为禾穗,这里借指灯烛芯。 ④红裳呈艳:形容灯燃得好。 ⑤“丽娥”两句:指飞娥狂扑灯火。 ⑥金粟:指灯花呈金黄色颗粒状。 ⑦丁宁语:结灯花时,有小爆炸声,好象丁宁语。 【评解】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油灯点燃的情景。写出了华灯初张、灯火照明、光焰正旺等情况。下片写灯花结彩。飞蛾扑焰,银花黑夜。末以“丁宁语”两句,借俗传喜兆作结。全词语言形象,对仗工丽,描写细腻,意境优美。 【集评】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词正描明朗,侧衬丰腴,语言形象,典故融洽,如盐糖着水,水甜咸而不见盐糖,最为妙品。
猜你喜欢
  • 京口漫笔 岑桑

    前些日子,乘便游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镇江。 镇江古称京口,是南京的外卫,在历史上向与南京同兴替。三国时,孙吴在此起家;南北朝时,刘宋据此立业。历代江南有事,这个形势险要的滨江城镇,往往是兵家必

  • 白居易《潮》全诗赏析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 七上语文课内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所有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上语文课内古诗词,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所有古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全部古诗文。古诗如下:【观沧海】东汉 曹操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岛竦峙(sǒngzhì)。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海赋》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昔在帝妫臣唐 ① 之代,天纲浡潏 ② ,为凋为瘵 ③ ;洪涛澜汗 ④ ,万里无际;长波涾 ⑤ ,迆涎八裔 ⑥ 。于是乎禹也,乃铲临崖之阜陆,决陂潢而相沃 ⑦ 。启龙门之岞 ,垦陵峦而崭凿 ⑧ 。群山既

  •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全诗赏析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六学诚一贯,精义穷发挥。著书逾十年,幽颐靡不推。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记室征西府,宏谋耀其奇。輶轩下东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出处】 唐李白 《将进酒》 【译注】人生得意的时候应当尽情欢 乐,不要让这金杯空对明月。须:应当。 樽:(zūn):酒杯。 【用法例释】用以说明人应在境况、 心情良

  • 《初不知何谓 苏轼》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

  • 张九龄《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全诗赏析

    记言闻直史,筑室面层阿。岂不承明入,终云幽意多。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过。前岭游氛灭,中林芳气和。兹辰阻佳趣,望美独如何。

  • 屈原列传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屈原列传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祖籍秦国。他被尊称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天问》和《九歌》等。

    屈原在楚国历任官职,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由于一些政治斗争的阴谋和诽谤,他被贬谪到湘江流域。在这段流亡岁月中,他沉浸于饱含悲愤的诗歌创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思考。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影

  •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麦克马洪划定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线。1913年3月11日,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伦兴礼札在印度德里秘密换文,擅自划定中印边界线,即所谓“麦克马洪线”。该线将西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