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大雨赏析》
五月十九日大雨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雨奇观。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雨,顿时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疾。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前两句已把大雨写得十分畅满,极力描述了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雨的骤猛。云是“压”的,雷是“殷”的,又说明黑云、雷电的迅疾。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和雨止的景象。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诗人通过写大自然的景况,告诉读者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时间不会长久,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坚持、要勇敢顽强,与之斗争,难关是会度过的。
这首诗在造词遣句上虽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与宋人咏景诗相近。刘基是诗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怀往往与大自然的景况相融合,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作品赏析秃翁:秃发之翁,即老翁,诗人自谓。“功名”句:心如止水,淡于功
-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
【注释】:落叶是王沂孙在这首《 水龙吟 》中所吟咏的主题。红染吴江枫、空谷佳人、二月残花、秋日斜照和冷枝醉舞。通过这种境界的创造,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
-
【名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注释与译文]所以,所凭借,所依靠。受,同“授”。这句话概括了老师的作用,意思是: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业务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现在仍用这句古语说明老师所应当承
-
金山寺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简析该诗描述诗人自楚地乘舟
-
《牡丹·万寿寺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翁承赞烂漫
-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仗剑明秋水,凶威屡胁逼。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不说玉山
-
唐宋词之辛弃疾《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念奴娇 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②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③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 ④ 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扬人民公仆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人民公仆的诗句,称赞人民公仆会说(),赞美辛勤园丁会说(),表明报国志向说(),赞美公务员的句子。1.高山的本色在雄峻,大海的本色在浩瀚,天空的本色在辽阔,生命的本色在进取。人民公仆的本色是什么呢?是为民、为公、务实、清廉。2.人民公
-
《艽野尘梦》《艽野尘梦》是沈从文笔下“湘西王”陈渠珍写的一册自述性质的笔记,述其于清朝覆亡前夕进出西藏的经过。“艽野”词出《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