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赞《万寿寺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万寿寺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翁承赞
烂漫香风引贵游,高僧举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晚唐诗歌,由于国势衰危动乱,风格面貌有很大的变化。一些大家如杜牧 、李商隐等人在艺术上有新的发展。但无论是写爱情生活,写忧国忧民,抑或咏物,大都带着较浓厚的感伤情调。翁承赞的这首诗就是一例。写出了牡丹盛开时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深深寄寓着一段失意伤情。
我们从诗的第一句“烂漫香风引贵游”,便可想象当时寺院里鲜明浓艳的牡丹花散发着熏人的香风,吸引着成群华贵的人们来这里游玩观赏的情景,就连那些一向以“色”为“空”从不留恋花色的高僧,也被这娇艳的天香国色所吸引,“举步亦迟留”,不忍匆匆离去。寥寥两句,写出了春天里牡丹斗艳、游人迭至的盛况,而晚唐时期豪富贵人们乃至高僧追逐浮华的社会状况于此也可略见一斑。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松,枝叶繁茂,经冬不凋。诗文中常用以做志操坚贞的象征。正直的文人志士每每将松自喻。因而松自古至今都受着众多人们的青睐和赞誉。然而,在这香风弥漫的万寿寺里矗立于殿角的苍劲遒松,却被“王孙”游客冷落在一旁,谁也不肯举头一看。“王孙”有些诗文中泛指行者,如楚辞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之句。皆指行游未归以及即别而远游的人。但“王孙”又做“公子”讲。这首诗里是借指那些游寺的华贵之人。照应第一句的“贵”字。诗人写道,游人们根本不理睬那凌霜傲雪的青松,只陶醉于浓艳的花香里。这里面,似乎寄寓了失意之情与愤愤不平之气。据全唐诗翁诗前小传可知,翁承赞进士及第后近十年中一直任小小的京兆府参军,不得施展才华。这种以物喻人的写法屡见不鲜,白居易曾在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其四中用“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为元稹抱不平。翁诗中那被冷落了的长松拟或就是自己的写照,诗人有首咏松诗:“倚涧临溪自屈蟠,雪花销尽鲜花干。幽枝好折为谈柄,入手方知有岁寒。”是写松独傲雪霜,时人攀折入手才知其岁寒不凋的本色。与这首诗可同读共赏。
这首诗以人人称赞观赏的牡丹与长松作对比,不落俗套,别有情致。我们虽不能确知作者身世,但仍可以感受到诗中隐寓的愤然不平的情绪。是一首咏物托志、含有讽世之意的佳作。
-
作品:《正气歌》序 简介本篇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奋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用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佳句、诗句,春天励志诗句大全,要关于春天的奋发向上的诗歌3分钟左右。乐府《长歌行》 作品简介: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
-
此诗描绘了襄阳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襄阳城四周环水,春来烟水朦胧,当艳阳高照,轻雾才退去,方现出参差人家。一个“见”字,十分生动。 “东风吹柳”、“马踏春泥”,非常传神。马踏春泥半是花:点名季节;有“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
-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长相似。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故人方乘使
-
付出代价的《愿望的时代》《愿望的时代》是一部由苏联导演尤里·莱兹曼执导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风华正茂的美容师寻找爱情的归宿的故事。某
-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家家竹楼
-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借问卢耽鹤,西飞几岁还。
-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
-
年颜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顶上将探小有洞,喉中须咽大还丹。[小有洞在天坛顶上。时杜方炼伏火砂次。]河车九转宜精炼,火候三年在好看。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扫天坛。
-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