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题赏析》
李昂(即位前名李涵)在位十四年。他登基后宦官一直专权,甘露事变后他更是失去了人身自由,一生软弱,郁郁而终。他工于五言,诗风清俊有骨气。这和他的性格似乎不大一样。也许李涵本人也不是糊涂昏庸之辈,不过是唐王朝末期国家颓败的气数使他没有更大的作为罢了。
对于宫廷除了皇帝没有谁更有发言权了。这是一首先写景转而直抒胸臆的诗。
从诗的内容上看,这首作品应该写于甘露事变之后。路边的秋草和上林苑里的繁花相比,既不美丽,又不茂盛,只是平平凡凡的野草,而且这秋草是不起眼,没有人注意的道边草罢了。秋风一过,秋草只能随风而倒,全没有坚定自主的力量。所以看似在写宫中的一般气象,实际也说明了文宗只是个傀儡而已。后面的诗句里就带着骨气了,他宁愿凭高无限意的生活下去,而不稀罕整日复同侍臣的虚假君主生活。
就算御花园是天下最美的花园,但是文宗皇帝是不贪图这将要凋零的美丽的,他心中的理想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登上统治者的高位,而不是做一棵依附于宦官的墙头草。王室的后代能有这样的理想,也算难能可贵了。唐代末期混乱的局势下,李姓王室已经处于了衰颓中。诗的开头说辇路上长起了秋草,这是不应该的,宫人连起码的除草工作都不认真对待了,可见王室的没落程度。这时候的文宗皇帝可能只有说说心中理想的权力了,要真的振兴唐王朝似乎仅是空想了。文宗远大的理想可贵在还没有忘记昔日先人打下的江山,但是这只能被理解为文宗身上有着贵族的骨气,他一个人是不能实现如此艰巨的目标的。其实他就是一个空想家。
他的心理后人是应该理解的,长期受人摆布,连人身自由都成问题的文宗皇帝很难抒发自己的苦闷。这首作品的立意还是有它的高明之处的。文字上抓住了宫廷的特点,像上林苑、辇道、侍臣,都是宫廷特有的。宫中题,表现在环境上,也是宫中人生活的写照。
宫廷除了它应有的繁华,热闹,也有许多神秘的黑暗面。书籍里也曾记载了许多宫廷中阴险复杂的倾轧,宫廷斗争历来是最危险的斗争,连皇帝本人都深陷这种漩涡的时候,一个王朝就处于深深的危机当中了。
-
定省荣君赐,来归是昼游。林鸟飞旧里,园果让新秋。枝长南庭树,池临北涧流。星霜屡尔别,兰麝为谁幽。善积家方庆,恩深国未酬。栖栖将义动,安得久情留。
-
沈括《石油》 鄜延境内有石油 1 。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2 。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 3 。土人以雉尾浥之,乃采入缶中 4 。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金步摇,在温暖的芙蓉帐里欢度春宵。 【评析】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诗 中对杨贵妃的容貌、
-
蒙阴 厉鹗 冲风苦爱帽檐斜[1],历尾无多感岁华[2]。 却向东蒙看霁雪[3],青天乱插玉莲花[4]。 [作者简介] 厉鹗(1692—1752
-
古文·与韩荆州书 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
-
在外交斗争中,对不友好或敌对的国家挑衅行为,必须斗勇斗智、针锋相对,才能维护国家的尊严。 战国时,秦昭王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 相会。赵王怕被秦王扣留,不敢去。大臣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
-
夜送赵纵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650—692),陕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高宗显庆四年(659),
-
【名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注释与译文]人们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情操确实高尚芳洁。诗句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高尚节操的坚强决心。 参考文献 (先秦)屈原《离骚》
-
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原文】巴山楚水[2]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怀旧空吟闻笛赋[4],到乡翻似烂柯人[5]。沉舟侧畔千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