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千家诗全集

杨炯《夜送赵纵》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杨炯《夜送赵纵》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杨炯(650—692),陕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待诏弘文馆。高宗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高宗永隆二年(681)充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则天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武则天如意元年(692),任盈川县(今浙江衢州市高家镇盈川村)令。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他是一位才子型的诗人,此诗若一气呵成,也反映了这一点。四库全书收盈川集十卷,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二首。

赵纵,未详。全唐诗中好几处提到“赵纵”,都与杨炯生活的时间不合。夜送赵纵,说明两人从白天到夜晚,在一起已经待了很长时间,双方怀有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

前两句用“连城璧”比喻赵纵品质高贵,名满天下。“连城璧”即价值连城的宝玉,就是和氏璧。据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介绍,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写信给他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因为赵纵姓赵,所以随手用了这个典故,赵纵虽没有那么大的名声,但是就“赵氏连城璧”的本义而言,还是很恰当的。

后两句写送别。“还旧府”暗用了完璧归赵的典故,与首句相照应。末句写眼前的美景,虽然是深夜,但是在明月的照耀下,前程一片光明。“川”在这里不是指河流,而是指道路,前人有“川途”的说法。

送别通常都会产生伤感情绪,但是在朝气蓬勃的初、盛唐阶段,一些诗人却作出了与众不同的处理。最有名的例子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再就是高適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们都在努力克服离情别绪,鼓励朋友满怀乐观的情绪走上新的征途。从这首诗中,我们感觉不到两人在送别时有何感伤情绪,相反连夜赶路,显得意气风发的样子。这是那个奋发有为的时代给诗歌作品打上的烙印。

猜你喜欢
  • 徐陵《关山月》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徐陵的《关山月》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诗中作者以关山之景为背景,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自然的景物来比拟内心的感受,以增强诗意。整首诗字里行间透着深深的怀念和忧伤,让人读后不禁感叹人生离别的无常与痛苦。这首诗语句流畅,表达思想含蓄,情感真挚动人,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学思践悟

    【3670】学思践悟(中国纪检监察报社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9 5万字,2017年10月第1版,42元)△中国纪检监察报《学思践悟》栏目自2014年8月

  • 典故“窍凿浑沌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 (shu) 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

  •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赏析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①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②,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③事,长江独自今。 刘长卿:(709?-790?)

  • 王昌龄《李四仓曹宅夜饮》全诗赏析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作品赏析留后:一作留饮。

  • 白居易《王夫子》全诗赏析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尽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高卑及远迩。男儿

  • 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全诗赏析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 《芳草天涯》前记 赏析和解读

    “你没有写过以恋爱为主题的戏。”朋友们这样对我提议,我承认这个事实, 但我不承认这事实出于故意。 现在我打算写了,但我写的恐怕不是甜蜜而是辛酸。 正常的人没有一个能够逃得过恋爱的摆布,但在现时,我们得

  • 寓言《两虎相斗》意译和解说

    有两虎诤 ① 人而斗,管庄子 ② 将刺之。管与 ③ 止之曰:“虎者, 戾虫 ④ ; 人者, 甘饵。今两虎诤人而斗, 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 而有刺两虎之

  •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