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薄媚 西子词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薄媚 西子词赏析》

【注释】:薄媚是大曲的一种。所谓“大曲 ”,就是指唐宋时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凡大曲 ,有散序 、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 、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 。”这是相当于一般大曲的结构而言 。董颖的薄媚大曲,是由排遍第八、排遍第九、第十攧、入破第一、第二虚催、第三衮遍、第四催拍、第五衮遍、第六歇拍、第七煞衮等共十曲组成,题为西子词 ,歌咏的是我国春秋晚期吴越斗争中越王勾践利用美人西施复仇灭吴的历史故事。排遍第九只是其中的一支曲子,写越王勾践由臣事吴王夫差到返国的全过程,表现了勾践在争霸失败后的痛苦挣扎与悲愤心情。公元前496 年,吴王阖庐出兵与越争霸,越王勾践大败吴师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南)射伤阖庐。不久,阖庐死去。其子夫差继位后于前494 年出兵复仇,勾践大败 ,栖于会稽山上,乃使大夫文种向吴求和,“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不许。于是,“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被文种劝止,并接受了文种的建议,以美女宝器,买通了吴国擅权贪赂的太宰嚭,求和成功。于是勾践入事吴王,为夫差“驾车养马”,在吴三年,至前490 年获释回国。排遍第九反映了上述历史内容。勾践从兵败到复国成功过程,无疑是悲壮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这个基本点,所以在词中,叙事抒情抑郁悲情,壮怀激烈,构成了这首词的基调。上片首六句,用有力的反跌笔法,将词中主人公平生不可一世的地位与眼前穷愁卑下的处境相强烈对此,从而表达其悲愤情怀。起调三句,气势雄阔,有睥睨天下之慨。平生英气凌云,万里宣威,多么悲壮!但由“自笑”道出,“自笑”实为自叹,如“长歌当哭”之意,造成反跌之势。接着以“那知”一句转折,反跌出与平生志气有天壤之别的悲惨现实,迸发出了主人公的悲愤感情。值得注意的,词中写眼前现实的悲惨,但气慨不衰。写主人公“途穷”,而以“熊虎”比拟,虽是“途穷”其威不减;是“熊虎 ”,却“来伴麋鹿卑栖 ”,其拗怒之气亦隐然可见。这样就深化了主人公的形象,并使全词的旋律由起调的高昂转入悲壮。“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三句,节奏短促有力,句句紧逼,不容喘息 。其前两句已写出了形势的严重,“何为计”一句,提出问题,尖锐有力,如惊雷骤至,必须立即作出反应,迅速抉择国计。同时也蕴寓着无限的无奈,在句间结构上 ,“何为计”一句又具有转出下文的作用。“争若”四句,承上而来,回答问题。这几句,辞锋犀利,沉着痛快,声情悲壮,是血泪语,也是决绝语,表现了主人公的英雄气概 。“天意恐怜之”,则词婉而意坚,流露了对于求胜的期望 。词至歇拍,尤觉声情悲怆,“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是这首词中唯一的写景处 。“月 ”是“残月”,而且“朦胧 ”;“雨 ”是“寒雨 ”,而且“萧萧”。“残月”与“寒雨”是勾践事吴三年 ,“备尝险厄返邦畿”过程中诸般景物的择要概括 ,且景物之中寓有山河破碎、家国风雨飘摇之意。显然,这里的写景,是为了进一步抒情,为“有血都成泪”作烘托 。“有血都成泪”、“冤愤刻肝脾 ”,该肌入骨、深沁肝脾,是本词叙事抒情的最高点,成为全词基调中最沉重强烈的音符。这首词写是历史故事,实是讽喻作者所处的南宋时代,词中的主人公勾践是作者刻意塑造出来的人物,中间倾注着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词人这样淋漓尽致的描叙勾践,显然是借古讽今,指陈时事,抒发感慨,锋芒直指南宋的统治集团。做敌国的“臣妾 ”,对勾践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勾践的屈节事吴,正是为了灭吴;而南宋王朝对金国的纳币称臣,则是为了乞求苟安。在这里,可以体会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而那“有血都成泪 ”、“冤愤刻肝脾”,也正是作者有志难展、报国无门的忠愤。这首词是大曲的一遍。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四章宋之乐曲说:“此种大曲,遍数既多 ,自于叙事为便 。”举此董颖薄媚为例。这一首叙事抒情浑为体(上片抒情兼叙事,下片叙事又抒情,互为作用,相辅相承)而抒情为主体。所抒发的人物感情如万斛涌泉,蔚为大观 。薄媚全组十首,用韵皆同部平上去声通押,平仄间杂,或厉而举,或清而远,或明快而嘹亮,相配使用,抑扬有致,有效地配合了感情的表达,付之歌喉,一定动人谐美。
猜你喜欢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鉴赏】 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

  • 禅诗《赠大禅寺昉上人》原文|赏析

    佛屋参差傍水涯,天然富贵属僧家。油幢碧立当轩竹,步障红围绕槛花。隐隐馨声春昼永,停停塔影夕阳斜。白头道者留连客,自汲山泉煮石茶。南

  • 魏灭蜀汉

    【说明】 《通鉴》 卷七十八记载了魏灭蜀汉的战争。 魏灭蜀汉,是魏晋之际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重要的战争。蜀汉自诸葛亮病死 (234) 、北伐未成之后,国势在走下坡路。蒋琬、费祎、董允相继辅政,因循守旧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友》全诗赏析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作品赏析【注解】:1、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2、淮上句: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 刘禹锡《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全诗赏析

    公府想无事,西池秋水清。去年为狎客,永日奉高情。况有台上月,如闻云外笙。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

  • 《高阳台·落梅赏析》

    这首词开端即写梅花凋谢“宫粉”状其颜色,“仙云”写其姿质,“雕痕”、“堕影”,言其飘零,字字锤炼,用笔空灵凝炼“无人野水荒湾”句为背景补笔。仙姿绰约、幽韵冷香的梅花,无声地飘落在阒寂的野水荒湾。境界空旷悠远,氛围淡寒。“古石埋香,金沙锁

  • 白居易《老去》全诗赏析

    老去愧妻儿,冬来有劝词。暖寒从饮酒,冲冷少吟诗。战胜心还壮,斋勤体校羸。由来世间法,损益合相随。

  •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注释】 选自《尚书·尧典》。史官记叙尧的事迹的书,故称《尧典》。 允:诚信。 恭:恭谨。郑玄说:“不懈于位曰恭。” 克:能够。 让:让贤。 光:通“广”。一说作“光耀”解。 被:及,到。 四表:四方

  • 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全诗赏析

    忆昔嬉游伴,多陪欢宴常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师子寻前曲,声儿出内坊。花深态奴宅,竹错得怜堂。庭晚开红药,门闲荫绿杨。经过悉同巷,居处尽连墙。时世高梳髻,风流澹作妆。戴花红石竹,帔晕紫槟榔。鬓动悬蝉

  • 李纲《题容州学育材堂》即事感怀诗词赏析

    题容州学育材堂治世崇儒术,胶庠万宇临(1)。自从驰羽檄(3),谁复念青衿(4)。贤守来南纪(5),宏规肇泮林(6)。飞翚开讲席(7),鼓箧拂书蟫(8)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