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湘江静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湘江静赏析》

【注释】:这是一首旧地重游、抚今追昔纯写旅怀的词。这首词全篇构思很有特点。它以前经驻舟的断魂处为主脉,综合古今,反反复复。例如“暮草”一句写荒野景色,为古今所同见,“ 渔榔 ”五句,是过去见闻,为断魂处的具体描写。“沧波”三句,对转而写今日。下片从断魂入手,重点写今天的感受。“ 酒易醒”三句承上启下,上承断魂,“ 孤吟 ”三句,转到闲居。“三年”三句,写今日天涯倦客,回忆过去关津生活,也是对古今感受的概括而说的。“屐齿 ”二句,转写未来,遐想对未来生活的安排,“ 潘郎”三句,又转到现在,与“洒易醒”三句遥相呼应。上下贯通一气。“暮草”五句,既是旧地重游的追忆,又是旧地重游的感慨。“暮草堆青云浸浦”,是前游时看到的水国荒凉的晚景。在这草暗云沉的景色里,听到的是驱鱼的声音,看到的是沙鸥的身影,“ 倦”字指对旅途奔波的厌倦,这就是从前驻篙的地方 。“ 榔 ”当作“桹”。岳西征赋李善注引说文曰:“桹,高木也。”并对赋 中“纤经连白,鸣桹厉响”解释说:“以长木叩船有声。言曳纤经于前,鸣长桹于后,所以惊鱼,令人网也。”陆龟蒙渔具诗序“扣而骇之曰桹”,注云:“ 以薄板置瓦器上,击之以驱鱼。”他的鸣桹诗 说得更具体:“铿如木铎音,势若金钲急。驱之就深处,用以资俯拾 。”以上通过词人的回忆,描绘了一幅愁肠百结的处境,构成了一种诗境,二者结合在一起,所以“怕愁沾诗句”。“怕”字既写不是滋味的心理状态,又写出了诗句未成匆匆离去的原因。“碧袖”二句,笔锋陡转,深入写愁。诗句没有写成,哀怨的歌声又突然传来,声声哀怨,融入秋风,把愁境的描写推进了一层。“ 碧袖歌”即罗袖歌,指妇女的歌声。张先转声虞美人 词:“一声歌掩双罗袖。”“石城怨”,即石城乐 ,刘宋时臧质所作,见唐书·乐志。张祜莫愁乐诗:“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所以称为怨歌。从首句至此纯用追叙 ,回忆前游,令人魂断。这样的地方,词人是来了一次,不会想第二次的。“沧波”三句,写作客孤身,重来旧地。时间仍然是秋天的傍晚,景色仍然是沧波茫茫,菰蒲无际。这草暗云沉的水国,本来是不想来的,结果却来了。在“重到断魂处”上用了一个“还”字,说明了并非自作多情,来寻旧踪,而是浪迹西东,无意重到。越想忘记过去,反而越忘记不了。这种怅惘不甘的心情,和苏轼夜泛西湖诗说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的娱快心情相比,是迥然不同的。下片写重来时的感想,用酒解愁,酒易醒,愁却不可解;不愿奔波,却奔波不已,所以愁思正苦。“想空山”句,正面抒写怀抱。当怅惘之际,想到淮南小山的招隐,词意一转。楚辞·招隐士云:“桂树重生兮山之幽。”又云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幽山留隐,令人神往。“ 悬”字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 ”来,突出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想”字上承“思正苦 ”,下贯闲居未赋。愁不可解,是第一层;旅途多怀,是第二层 ;归隐之想,是第三层。层层关连,一层深似一层,词人把翻腾着的千思万想揭示得淋漓尽致。“三年”三句,总结近年生活,艰难备尝,十分凄苦。三年之间,屡闻“ 津钟烟鼓”,把终日奔波之苦,写得具体、形象。早晨渡头的钟声,黄昏关山的雾鼓,这样的生活,居然只身屡经,怎不令人梦冷意短?这三句与上片诗句未成、断魂处重到相映照,说明酒所以易醒、思所以正苦的原因。这种与上片欲断还连的手法,把今昔奔波生活,表现得委婉曲折。“屐齿”二句,紧承上文。“屐齿厌登临”,直连烟津钟鼓,厌奔波的痛苦,“ 移橙”句,遥接空山桂香,想归隐的生活。杜甫 遣意诗云:“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移橙以后,凉雨几番 。词人想到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交游的渐绝,可以享受空山桂香的快乐。词人不直接抒写对仕途奔波的不,却用移橙凉雨的景色抒情,形象饱满,情景交融。结拍三句,用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 。”潘岳是自叹“拙宦 ”的。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深为不满,但又不愿直说,故借奔波跋涉的厌倦,写拙宦的悲哀。年岁渐老,风流顿减,但闲居赋 却没有写出来。不正面说归隐不得是环境造成的,却反面说未赋闲居,责任在于自己。这三句看来心静如水,语言十分平淡无奇,实际上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牢骚,平淡的语言里流露出激愤,意味隽永。以归隐不得之人,面对断魂之地,怎能不激起感情的波涛呢?
猜你喜欢
  •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桂枝香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①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

  • 柳宗元《南霁云睢阳庙碑并序》原文、赏析和鉴赏

    柳宗元 急病让夷,义之先; 图国忘死,贞之大。利合而动,乃市贾之相求;恩加而感,则报施之常道。睢阳所以不阶王命,横绝凶威,超千祀而挺生,奋百代而特立者也。 时惟南公,天与拳勇,神资机智,艺穷百中,豪出

  • 明清小说之《水浒传·燕青》内容解读与赏析

    燕青是《水浒》里写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具有独特的性格,艺术形象光彩照人,对后世影响也较大。 燕青,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养育长大,因为排行第一,人多称做小乙哥,又称浪子燕青。卢俊义

  • 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全诗赏析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夜晚”类的诗句。 缺月如钩镰,静悬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梢上。漏下时移,夜阑声寂,大地进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出处】 唐李白 《关山月》 【原文】 《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山在恍惚缥缈的烟波中。后来多用这两句说明: 完全出于幻想、虚构的东西是根本不会存在的。虚无:虚幻

  • 古诗词文化的作用(传承古诗词的意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文化的作用,内容包括传承古诗词的意义,中国古诗词文化对你的影响,学习古诗文的意义与作用。诗词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深刻感悟,视角敏锐,体会独到,因其情真意切,往往引起读者共鸣。古往今来,诗人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大量作品,或忧愁、或

  • 鲁迅《非攻》赏析和读后感

    【析】 《非攻》这篇新型的历史小说,无论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都不同于鲁迅早期的小说创作。从思想观念上来说,这篇小说是鲁迅完成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之后的第一篇小说创作,因而在主题思想

  •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全诗赏析

    嗟予沉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尝有。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顽丑。月出致讥,贻愧皓首。感悟遂晚,事往日迁。白璧何辜,青蝇屡前。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萋斐暗成,贝锦粲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