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赏析》

【注释】 ①冰绡:洁白的绸。 ②蕊珠宫女:指仙女。 ③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④无据:不可靠。 ⑤和:连。 【评解】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 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 “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唐宋词百首详解:对杏花的描写,形神并茂,是诗画同一的不可多得的佳作。----------------------------------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 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在途中所写,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全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 。“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在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 。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在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 。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在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 ,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 ,概括出他在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猜你喜欢
  • 苏轼《牡丹和韵》全诗鉴赏

    光风为花好,奕奕弄清温。撩理莺情趣,留连蝶梦魂。饮酣浮倒晕,舞倦怯新翻。水竹傍□意,明红似故园。

  • “有言不信”注释、译文和感悟

    困 ① ,亨,贞 ② 。大人吉,无咎 ③ ;有言不信。(《易经·困》) 注释 ①困:卦名,穷困的意思,又象征君子为小人所困。②贞:正。③咎:灾害。 译文 困卦象征处在穷困之中,努力自济必至亨通;大人守

  • 《关雎》情诗三百首赏析

    关雎 作者: 聂石樵 【本书体例】

  • 惟力行节俭,尽去浮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惟力行节俭,尽去浮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诗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鉴赏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 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我静静沐浴 让河流把我洗黑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 我仰望

  • 诗词《望秦川》全文、翻译和鉴赏

    李 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原诗今译】 清晨,我放目远望,秦地一马平川, 喷薄刚出的红日已爬上了东峰之巅。 远远近

  • 《老子·十二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五色令人目盲 ① ,五音令人耳聋 ② ,五味令人口爽 ③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④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⑤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⑥ ,故去彼取此 ⑦ 。 〔注释〕 ①五色:黄、青、赤、白、黑。 ②

  • 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 一类,宋苕溪严羽仪卿著。列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诗 (考) 证,定诗宗旨,正变得失,议论痛快,识高格当。 (高儒 《百川书志》) 诸家诗话,不过月旦前人,或拈警句,或拈瑕句,聊复了一段

  • 杜牧《怀吴中冯秀才 [一作张祜诗,题作《枫桥》》全诗赏析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 唐宋八大家《曾巩·秃秃记》散文鉴赏

    人们能读到如此佳作,主要得力于曾巩严格的剪裁和出色的叙事能力,方才将整个谋杀案发生的始末写得条分缕析,极为清楚,而且生动简练,清晰易懂。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