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力行节俭,尽去浮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惟力行节俭,尽①去浮冗②。
【注释】①尽:全都。②浮冗:指多余的或超编官吏。
【释义】只有全力推行节俭,将多余的官吏全都裁汰。
【点评】励行节俭是缓解国家财政开支紧张的办法之一。
参考文献
杨廷和杨文忠三录·请节省供应疏
-
祭文赏析·《祭岳父文》(陈永恭) 岳父李老大人
-
当代短篇小说集。贾平凹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月出版。列入“萌芽丛书”。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作品集。内收短篇小说37篇,均写于1976年底至1979年底。作者说,本书各篇所记录的都是曾使他激动过的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形容人的仪容仪表,内容包括描写仪容的古诗句,有关仪容仪表的名言警句、故事、古诗文,形容仪容仪表的词(好的方面)。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4.俏丽若三春之
-
扶风太守陈某为登高眺远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文中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时,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
-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①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②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④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⑤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⑥ 【注释】 ①相:看。仪:威仪,指严肃正派的仪
-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的风,窗户大开着,鸟被惊醒,叫着,拍打着翅膀,外面黑黢黢的,天还没有明亮的意思。黎明之前,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苏醒,
-
【4377】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吴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7万字,2018年6月第1版,108元)日常、雅趣、社会、城市、商业、礼仪。
-
源自《伊索寓言》。 一个王子养着几只猴子,他把猴子训练得会跳舞。猴子天性善于模仿人的动作,显得很聪明。当猴子穿起华美的衣服,戴着假面具跳起舞来时,无论和哪一个廷臣相比,全都十分相像。因此,猴子的这种表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作品赏析【注解】:1、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
-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严:尊重。道:知识,学问。教师得到尊重,知识才能得到尊重;知识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能知道重视学习。《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