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金人捧露盘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金人捧露盘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赏析》

【注释】:靖康二年,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被掳,宋室南迁,曾觌也在这一历史转变之期,流亡江南,不久就做了南宋官员。孝宗登基后,他逐渐受到重用。此词自注云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 ,感怀作”,“ 庚寅”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载“汪大猷为贺金正旦使,俾觌副之。”他们于当年二月完成使命,回到临安。可见,这首词是曾觌在归途中“过京师”所作。此时的汴梁城已为金人统治四十多年,成了宋金多次战争的边缘地带,已破败不堪。而词人自己也已经六十多岁,回想往昔离开时,还是青年,而今路过,却是白发萧萧,垂老矣。举目所见,那昔日的歌舞之地,宴游之处,已成今日的断井颓垣;那昔日的天街,今日如同地狱般的凄凉。睹物情伤词人既悲去国,又悲流年,于是,便将这万千感慨,一齐注入词中。词的上片以“记”字领起 ,统领始终。“神京”二字点明感怀对象。繁华地,旧游踪”二句,前句概括性也介绍了京都,后句词人便把自己引入作品之中,表明了他与京都的密切关系。这三个短句构成上片的第一段落,为后面描绘和抒情准备好了铺垫。“正御沟、春水溶溶”以下,作者紧扣“春”字进行描绘。摹写了自然景物 。其中,“御沟”标志宫庭之所在,承接前面的“神京”而来。流淌在御词里明净的春水。由此可以想象那生机勃勃的草木,而这一切都引发了京师人士无限的游春意。从“ 平康巷陌”到歇拍的“柳绿花红”,是上片的第三段落。“平康巷陌”,本指歌女聚居之地,这里还指秦楼楚馆 、酒肆茶坊 、勾栏瓦市等游乐场所。“ 绣鞍金勒 ”句说的是那些“ 章台走马”的男子,“ 解衣沽酒”句概写他们的游乐。“柳绿花红”应当是指代城市中献伎的女子。她们穿红着绿,正是所谓“柳绿花红”。而“ 平康巷陌”则是以这些人为主体的。在宴饮场中,文娱之所,她们是免不了的。因此,此词在“醉弦管”之后,立即补上“柳绿花红”一句点明那些女子正在献艺。这一段落重在写京都市人游冶及宴钦等方面的情景,通过这寥寥数笔,我们便可以想见当时国泰民安。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情调随之而变。起首的“到如今”三字,与上片中的“记”字相呼应,它把词人的神思再度拉回现实。“ 嗟往事、梦魂中”六字,引发上面蕴蓄的势态,于是,今日的衰败与昔日的繁华便在这里得以绾合。这是六个沉重的字眼,那些令人沉醉的“前事”只能在“梦魂”之中得以出现,这当然是令人伤痛的事情,所以词人在“前事”上更着一“ 嗟 ”字,充分表现了苦楚之情。“馀霜鬓”三字,承接前事已成空而来。虽然,这里作的陈述,极为客观,但它的内中却饱含着词人的万般无奈与无限的悲哀。这几句为下片的第一个段落,在这里,词人运用了实事虚写的方法,使其情感更为浓厚。由此,全词转向深入,全词的中心也因此自然推出,即作者过京师之“感怀”。“但寒烟”至全词的结束,为下片的第二个段落。重在写词人所见,以景物渲染气氛,为抒情服务。“但”字一直贯穿到底,引出今日所见之景:有映入眼帘的唯有漠漠的寒烟和瑟瑟凉风中飘飞的蓬草;昔日的殿宇徒然伫立,而那当年喧嚣的百官朝拜之所,天子臣子议政之庭,早已渺无人迹;苍茫的暮色中,唯见寒笳悲吟声中惊飞的塞雁;依然是昔日拂面的东风,可是,它们今日送来的却只有那说有出、道不尽的凄寂与酸楚。这首词在写作上颇具特色,它主要是以多方面的对比来抒发词人的情感。纵观整首词上下片,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一点。首先 ,上片以“ 记神京”引起,下片以“到如今”发端,它们分别贯穿了上片和下片的始终,从而形成了鲜明地、在跨度地对比。就全词所展示的景象来看,是昔日京师宴乐与今日寒笳凄厉、哀鸿长鸣的边塞形成的鲜明对比。在这种强烈的大起大落中,作者的黍离之悲、伤痛之情得以充分地表现。其次,从用笔上看,全词写得比较徐缓。但由于作者在上下片中摄取不同景物和注入不同的情感,这种徐缓所起的作用也有差异。就上片来看,它用于较为平实的铺写中 ,从而表现出一种欢乐惬意的情绪。而当它用于下片的以虚写为主、且更加深刻的描写中时,这种徐缓便将词人的痛楚之情增浓变厚了。最后,就全词的着色来看,虽然同是写春天的景象,但词的上片明丽柔和,而下片更偏重于凄迷冷寂。它们与词人所要表现的情感相吻合起到了衬托和渲染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唐诗《壮游》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

  • 《老妇还乡》

    《老妇还乡》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瑞士作家迪伦马特(1921— )的代表剧作之一。该剧通过对女富翁克莱尔的复仇欲望得以实现的复杂过程的描写,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社会弊端。故事发生在欧洲一个名叫

  • 深深的思念情感美文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深深的思念情感美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深深的思念情感美文 篇1  好久了,我一直都想写点什么来祭奠我的父亲,是乎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我能觉得对得住我的内心和逝去的父亲。可面对生活和各种原因,整日奔波的我却一直没有时间,哪怕是写一篇文章的时间。  十年了,我一

  • 梅尧臣《东溪》

    梅尧臣《东溪》宋山水诗鉴赏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安徽宣城,自古以自然风光优美

  • 国学名句“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出处和解释

    【名句】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语出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国家安顺太平,来自人民富裕;国家和平清静,来自人民快乐。说明人民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快乐,是国家安定无事的前提条件。

  • 苏轼《椰子冠》全诗鉴赏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前汉·高祖纪注》云:薛有作冠师。?规摹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 苏轼《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全诗鉴赏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 韦庄《台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韦庄的《台城》描绘了书香盛世中的文化场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读材可发现,文中通过描写大街小巷中书店的热闹景象,寄托了作者对文化繁荣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对书店老板智慧与普通人热情接待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追求。同时,作品中反映了社会风态的转变,从尘世荣华到人文关怀,整个作品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思想力量和人文情怀。通过韦庄的《台城》,我们能够感悟到人文雅趣与传统价值的融合,也能够领悟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山和云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山和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山和云”的诗句,山水云的诗句大全,描写山,水,云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 白帝城》2、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 李白《塞下曲》诗意解析鉴赏: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诗意解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1]斩楼兰:据《汉书mi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