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雨中花/夜行船 岭南作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雨中花/夜行船 岭南作赏析》

【注释】:此词为作者词风由豪爽转向悲凉的重要标志,堪称稼轩词的先驱。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上片起首一句追述了承平岁月中的胜景清游。“故国”指洛阳 。“上苑”即上林苑,东汉时置,在洛阳城西 。“长揪 ”,指官道旁所植之揪树。曹植名都篇 所咏之“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为此处所本。词人用射猎西苑,走马东郊,来概括往日与狂朋怪侣俊游的盛况 ,既是用典,又是纪实,笔力遒劲,具足声容。接下来,以一个去声的“对”字领“葱葱”两句,展示出一幅生机活泼、热气腾腾的广阔背景。这是故意设计的顿挫之笔,不肯教“射麋”、“走马”的俊迈之气一下发露太过。后又用“好景”两句挺接发端之意,然而却只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渲染。经过一番蓄势,然后以一个“向”字领出了“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三句妙语来。这一气呵出的三句,真把这位骏马貂裘的青年公子的狂游盛况写到了极致。词之下片,词意陡转,大起大落,与前片形成鲜明的反差。过片三句,写金兵南下之时,词人被迫避难南荒,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曳裾侯门,指寄食权贵的宾客。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璩兄弟与刘桢。流离道路已极不堪,寄食豪门,仰人鼻息,痛苦又更甚一层。一个“强”字包含了其间种种酸辛,是一个倔强者无可奈何的喟叹。沦亡的痛苦,把当年的意气公子从风月留连的醉梦中惊醒。他和同时代的许多爱国诗人一样,也要为民族的振兴呐喊搏斗。然而在那个君孱臣佞的小朝廷里,他的满腔热情,根本不被置理。“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就是这种内心痛苦的披露,意谓:莫说有卧龙的才具,也无法建树封侯的功业。这是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英雄的悲叹,语气沉重,充满失望的痛苦。接下来“塞雁 ”、“蛮江 ”二句,可以抒写了郁结于胸的故国之苦思。塞雁比人更幸福,它可以不受人间兵戈的阻隔,年年春天结阵北去 ;“蛮江”也是自由的 ,它可以日夜不止地依旧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唯有自己这个天涯的羁客,却不能重返故园了。这几句融情入景无情景物,并惹哀愁,写得真切感人。歇拍三句,更进一层,把悲哀推到了极点。先说此身已老,北归无望,接着运笔虚际,翻腾出一个心魂入梦重返家山的结局,然而以梦境的欢愉来衬托实境的悲惋,益觉加倍的悲哀了。洛阳,为东周的王城,此以之指代故乡,并与篇首相绾合,结构谨严,语极沉痛,几入化境。
猜你喜欢
  • “仁人轻货 勇士轻难”注释、译文和评说

    夫仁人轻货 ① ,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 ② ;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 ③ ;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 ④ 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 ⑤ 易惧也,贪者易诱也,

  • 《喻夫阻客赏析》

    这首诗中王韫秀用典贴切,展现了自己才女的史学功底,历来为后代文人赞赏。其中“知道浮云不久长”因为蕴含着哲理性被誉为名句。   开头一句“楚竹燕歌动画梁”,楚竹和燕歌,分别指代南北方的音乐,由此可见元载网罗了全国各地的佳丽。家中的美女之

  • 苏轼《李宪仲哀词》全诗鉴赏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瓒。後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暖。推衣助孝

  • 韦旭昇《时调》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韦旭昇 【作品简介】朝鲜的新罗时期在民歌的

  •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鉴赏

    唐多令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

  •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全文、注释和赏析

    前一些时,上海的官绅为太炎先生开追悼会,赴会者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于是有人慨叹,以为青年们对于本国的学者,竟不如对于外国的高尔基的热诚。这慨叹其实是不得当的。官绅集会,一向为小民所不敢到;况且高

  • “显学”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世之显学 ① ,儒、墨也。儒之所至 ② ,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③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 ④ ,有子思之儒 ⑤ ,有颜氏之儒 ⑥ ,有孟氏之儒 ⑦ ,有漆雕氏之儒 ⑧ ,有仲良氏之儒 ⑨ ,

  • 曹伯启《子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曹伯启的《子规》是一首悲婉动人的诗歌作品。全诗由七个四言句子构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和诗人的离愁别绪。诗中的句子简洁明了,字字贴切,让人读后产生深深的共鸣。这首诗通过对世界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让人们不禁陷入对诗人心境的思考。

  • 白居易《夜雨》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此诗作于贬江州司马时期。通过写夏秋之际的夜雨,衬托出诗人烦躁不安的情绪。貌似平淡,却宛转有致。古人写雨之作极多,并以写雨景见长。这首诗则未直

  • 李白《自遣》全诗赏析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