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白居易《夜雨》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白居易《夜雨》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此诗作于贬江州司马时期。通过写夏秋之际的夜雨,衬托出诗人烦躁不安的情绪。貌似平淡,却宛转有致。古人写雨之作极多,并以写雨景见长。这首诗则未直接描写下雨,而是刻意渲染下雨前的沉闷和周围景物的变化。诗的前两句,写大雨前特有自然现象;蟋蟀鸣声断断续续,频添闷热;接着又掠过一阵清风,吹得屋内灯火忽明忽暗。这一切似乎让人感觉到了暴风雨将至的信息。第三句的转折,便自然地引出了隔窗听雨的境界。诗歌巧妙地采用烘托手法,首二句的铺垫尤为精彩;蟋蟀的“啼复歇”、烛光的“灭与明”,造成大雨前一种朦胧氛围。后两句,雨的介入,也是通过点点滴滴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使朦胧和迷茫趋向清朗,令人有一种从烦闷中解脱出来的舒畅感觉。

芭蕉听雨入诗,可算白氏之首创。晚唐及宋以后人多用于寄托寂寥的心绪。如林逋的“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欧阳修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不过这些诗句虽然典雅,但在体验和描摹雨打芭蕉的生动场面上,与白氏相形见绌。而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易芭蕉,则别出心裁,化而无迹。

猜你喜欢
  • 高翥《晓出黄山寺》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高翥《晓出黄山寺》 高翥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钟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高翥是南宋江湖派诗人。作诗浅畅如话,时

  • 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全诗赏析

    侍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及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劲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③,小乔初

  •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诗《感遇》(第三十五)赏析

    感遇(第三十五) 陈子昂 本为贵公子, 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 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 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 怀古心悠哉。

  • 杜牧《即事》全诗赏析

    小院无人雨长苔,满庭修竹间疏槐。春愁兀兀成幽梦,又被流莺唤醒来。

  • 有关窑文化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窑文化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瓷的古诗词,帮我想一首形容“彩陶文化”的诗,关于瓷的古诗文名句。【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 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日日思前路,

  • 苏轼《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全诗鉴赏

    君虽为我此迟留,别後凄凉我已忧。不见便同千里远,退归终作十年游。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闻道鵷鸾满台阁,纲罗应不到沙鸥。

  • 《阙题赏析》

    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

  • 唐宋词之《苏轼《水龙吟》》原文、鉴赏和赏析

    苏轼《水龙吟》苏 轼 苏 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① 似花还似非花 ② ,也无人惜从教坠 ③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④ 。不

  • 苏轼《书临皋亭》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东坡居士酒醉饱饭,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东坡小品》 《书临皋亭》以极简洁短小的篇幅,表现出了作者自在而无拘束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