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有关于利与义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有关于利与义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利与义(interest and loyalty)中,利,指利害、利益,与奉献、损害、弊端相对。义,指道义、仁义、正义,与自私、狭隘相对。
[析题]为什么会有利与义的矛盾呢?利害面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反应。但是,人非无情之草木,利害面前,趋利的自然反应并非决定人的选择的唯一力量。因为人还有义,这义就是个人的良心。以 “义” 制 “利” 的道德原则也是左右人的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从根本上看,利与义并非不可调和的。天下的公理是给予而非掠夺。求利是对的,但要用义来求。无义之利是不会长久的,就像没有源头的水流不长,讲义的利才是大利,才能细水长流。
如果一个人凡事都以利益为重,以仁义为后,那么,他将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没有快乐的时候。仁义的人为他人着想,为社会谋福利。他们谦让,而谦让就会生利。蝇头小利是争出来的,最大的利却是让出来的。利义面前,我们应该先守住义,再考虑利。
[温馨提示]利与义矛盾的一面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二者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深入分析,若只停留在利与义表层的对抗性上,则易使文章流于肤浅和偏执。

思路导引


利益,包括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义并不排斥利。符合义的利是正当的,是我们追求的。否则就是不正当的,是我们摒弃的。生活中、工作中利与义的冲突对抗经常发生。是 “义” 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胜过 “利”,还是 “利” 以其诱人的现实收益打败 “义” ?义与利二者之间的对抗,本质上说是道德观与利益观的对局。
义、利两字都与生产物的分配相关,义,重在给予。利,重在取得,这就决定了利与义的矛盾性。矛盾面前如何取舍?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所谓 “成人”,即是完美的理想人格。
利与义前,心小如针眼者认为无义之利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能达到得利的目的那也是值得的。这种错误思想,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必走小人之路,试问小人能成大事吗?也有心宽装天地者,他们并不为世俗利益所累,洒脱的舍利取义,这种豁达反而使他获得更大的利益。在今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正确的利义观更具有惩恶扬善,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人们思想素质的作用。

论点集锦


1.求利本身并没有错。
2.讲义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3.舍生取义是一种精神。
4.舍利而取义受人尊敬,名垂青史。
5.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
6.重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7.轻利重义带来更多的朋友。
8.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动力。
9.不能见利忘义。
10.不可盲目讲义气。
11.谋其利当正其义。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论语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论语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礼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先秦)孔子


※利之本在于德与义,不求为利之利。

—— (先秦)孔子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耻。

—— (先秦)荀子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 (先秦)荀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先秦)孟子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三国)诸葛亮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 (唐)白居易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 (明)冯梦龙


※勿贪意外之财。

—— (明)朱柏芦


※金钱往往成为真正情义的障碍物。

—— 邹韬奋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胡锦涛


※把金钱当上帝,金钱会像魔鬼一样来整治你。

—— 〔英国〕菲尔丁


※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

—— 〔英国〕培根


※财富应当用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应当慎重地使用,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时应当无留恋地与之分手。

—— 〔英国〕培根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

—— 〔法国〕卢梭


※爱钱的人很难使自己不成为金钱的奴隶。

—— 〔法国〕罗曼·罗兰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古今多少帝王公侯,都没有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一丝痕迹,就因为他们只想以庄园和财富留名后世,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

—— 〔意大利〕达·芬奇


※把德性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 〔德国〕贝多芬


※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倍加悲哀。

—— 〔俄国〕托尔斯泰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

—— 〔俄国〕契诃夫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 谚语


[事实论据]

拜金的家人


战国时代大名鼎鼎的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黄金用尽,衣衫褴褛地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布机,嫂嫂不给他煮饭,父母不同他说话。后来,苏秦当了赵国的宰相,被大家簇拥着路过家门时,父母郊迎30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此时苏秦 “位尊而多金”。他们顶礼膜拜的不是苏秦,而是苏秦的地位和黄金。
论题链接 ①金钱与亲情②面对

拾破烂者


北京汽车设备厂分厂的普通工人王镜,退休后整天在家无事可做,勤快惯了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看到许多居民丢弃的东西,觉得有些可惜,于是他干起了拾破烂的活儿。他把在烈日下、在寒风里拾破烂所得的一万多元捐给了社会公益事业。他说:“我知道,我破衣烂衫,不太中看,可我的钱来得干净。王宝森倒是西装革履,但脑瓜子不干净。贪赃枉法,不得好死。”
论题链接 ①金钱②劳动光荣

*两件无价之宝


1977年12月21日傍晚,常林大队22岁的普通姑娘魏振芳在地里刨出一块价值连城,重达178.7860克拉的特大钻石。当家里人为如何处置这颗钻石争执不休时,魏振芳毅然决定把它献给国家。当她在父亲的陪同下,用绸布包裹着这颗稀世珍宝走进县委大院时,人们同时看到了两颗 “钻石”,两件无价之宝。
论题链接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②无价之宝

居里夫人的 “奢望”


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写道:“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他们就是我在工作中获得的最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被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所强烈吸引,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 在科学史上,至今只有两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其中一人就是居里夫人。此外,她还获得8项其他科学奖金、16枚各国科学奖章、多个国家的107个荣誉头衔。但是,她心目中只有忘我的事业,没有名利。同时代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论题链接 ①重科研不重荣誉②淡泊名利

“中国骄傲” 朱柱的选择


2006年中国骄傲的评选结果产生了。一个普通的打工青年朱柱获得了这个骄傲的荣誉。可是,他却没能亲手捧起这个骄傲的奖杯,生死之间,为了他人的生命,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道义,选择了付出。2006年7月11日,刚领到800多元工资的朱柱请了假,准备寄钱回家。下午3点多,当他走到老东山桥上时,看到对面观光桥上一名女子脱下鞋子跳进了河里。朱柱一边向女子跳河的地点跑去,一边掏出手机报警。往观光桥跑来的还有另外一名民工王成山。两人相遇后,朱柱将手机抛给王成山,“快喊人,来不及了!” 说着就脱下一只球鞋一头扎进了河里。只给我们留下这最后的声音,最后的脚步。
论题链接 ①平凡与伟大②生命的价值

*论语与 “算盘”:义与利如车之两轮


有 “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 之称的涩泽荣一先生,以自己数十年亲身经历和直接体验,在〈论语〉与 “算盘” 一书中解析过 “论语” 与 “算盘” 的关系。
论语代表仁义、伦理和道德,而 “算盘” 当然是 “精打细算” 、 “斤斤计较” 的 “利” 的象征。涩泽荣一认为,传统观念总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他认为论语与 “算盘” 并不是对立的。他说:“算盘要靠论语来拨动;同时论语也要靠算盘才能从事真正的致富活动。因此,可以说论语与算盘的关系是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他认为 “缩小论语与‘算盘’间的距离,是今天最紧要的任务”。因为不追求物质的进步和利益,人民、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富庶,这无疑是种灾难;而致富的根源就是要依据 “仁义道德” 和 “正确的道理”,这样才能确保其 “富” 持续下去。为此,他提出了 “士魂商才” 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既要有 “士” 的操守、道德和理想,又要有 “商” 的才干与务实精神。 “如果偏于 ‘士魂’ 而没有 ‘商才’,经济上也就会招致自灭。因此,有 ‘士魂’,还须有 ‘商才’”。但 “只有论语才是培养 ‘士魂’ 的根基”,因为 “所谓 ‘商才’,本来也是要以道德为根基的。离开道德的 ‘商才’,即不道德、欺瞒、浮华、轻佻的 ‘商才’,所谓小聪明,决不是真正的‘商才’”。
“义” 与 “利” 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也只有 “义”“利” 合一,两不偏废,人类社会才能幸福,才有希望。
论题链接 ①经商之道②大气度创造大财富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论语·里仁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放于利而行,多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请以 “利与义” 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自定主题,不少于800字。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利”、“义” 面前


“利” 、“义” 面前,何去何从?
圣人孔子这样告诉我们——
论语·里仁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子路篇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宪问篇又记:子路问成人……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利益面前,如何取舍?论语各篇中所记孔子及其弟子有关 “义” 与 “利” 的相互关系的言论,均表明:孔子及其弟子在 “义” 、 “利” 关系问题上,主张以 “义” 制 “利”,使两者在社会发展的动态中保持某种 “平衡”,由此取得社会稳定与发展。
“利”、“义” 面前,何去何从?
身边的平常人用行动这样告诉我们——
1977年12月21日傍晚,常林大队22岁的普通姑娘魏振芳在地里刨出一块价值连城,重达178.7860克拉的特大钻石。当家里人为如何处置这颗钻石争执不休时,魏振芳毅然决定把它献给国家。当她在父亲的陪同下,用绸布包裹着这颗稀世珍宝走进县委大院时。我们同时看到了两颗 “钻石”,两件无价之宝。
“利”、“义” 面前,何去何从?
经济学家这样告诉我们——
有 “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 之称的涩泽荣一先生。在其〈论语〉与 “算盘” 一书中说,论语代表仁义、伦理和道德,而 “算盘” 当然是 “精打细算” 、 “斤斤计较” 的“利”的象征。传统观念总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事实上,二者并不矛盾。 “‘算盘’ 要靠论语来拨动;同时论语也要靠 ‘算盘’ 才能从事真正的致富活动。因此,可以说论语与 ‘算盘’ 的关系是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
“义” 与 “利” 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也只有 “‘义’‘利’ 合一”,两不偏废,人类社会才能幸福,才有希望。
“利”、“义” 面前?如何取舍?我想你应该也有自己的答案了吧。
经典点评 
“利” 与 “义” 虽然从根本上看是统一的。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利” 与 “义” 之间却存在着矛盾冲突。具有不可兼得的选择性。何去何从?如何取舍?作者选取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论据和很有代表性的事实论据,涵盖古今利义观。较为合情合理的回答了 “利”“义” 面前如何取舍的问题。整篇文章三个部分议论的重点各有侧重,同时又都是围绕中心进行的渲染。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
猜你喜欢
  • 王必胜《希望之树》

    阿尔山林区。 张金河摄清雅醇和的诗意,穿越旷世时空,在偌大呼伦贝尔草原得到共鸣。此时,内蒙古阿尔山林场,清澈蜿蜒的哈拉哈河畔,微风

  • 唐宋散文之柳宗元《游黄溪记》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柳宗元《游黄溪记》 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 2 ,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 3 。环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潭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东屯 4 ,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

  • 古籍名著《聊斋志异》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撰。各种版本分卷不一,手稿残缺。现已陆续发现的有五百篇以上。卷首有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者“自志”,可知本书在作者四十岁左右已初具规模,后来又几经修改增补,直到暮年方才成书

  • 人生海海

    【4192】人生海海(麦家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3万字,2019年4月第1版,55元)△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

  • 苏轼《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全诗鉴赏

    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 曹雪芹名句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诗句大意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曹雪芹是其作者之一。其中一句名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深受人们喜爱。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它告诉我们,事物的真假常常相互转换,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而所谓真实也可能只是一种幻觉。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和谦卑的心态去对待世界,不要固执于表象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这句诗也教导我们要保持平衡和冷静,不要被欢愉与忧伤所左右,要学会淡泊名利、看破红尘。在这个世界上,真与假、有与无并存

  • 《高楼·于邺》原文与赏析

    于邺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 凉风吹不休。于邺,字武陵,以字行,杜曲(

  • 《减字木兰花 竞渡赏析》

    【注释】: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 ,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这一活动 ,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南朝宗懔

  • 王维《栾家濑》全诗赏析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作品赏析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

  • 《先秦散文·尉缭子·十二陵》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尉缭子·十二陵》原文鉴赏 威在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